别搞笑了,居然拿关二爷和乐山大佛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来解释为什么说眯眯眼是对亚洲人的歧视?

今天就有人怼我,说:眼睛小有罪吗?乐山大佛还是眯眯眼呢,关羽像也是眯眯眼,还有中国古代的簪花仕女图、敦煌壁画、兵马俑等等,这些都是眯眯眼,怎么不说这些丑化中国人,偏要跟“三只松鼠”过不去,非要声讨《雄狮少年》的眯眯眼?

首先,小眼睛不等于眯眯眼。其次,一个人的眼睛是大是小,是爸妈给的。一个中国人如果生来就是眯眯眼,她是没有错的。我们不仅不能歧视她,还要保护她,呵护她。第三,我也从来不认为眯眯眼有罪,我们认为有罪的是“眯眯眼”背后,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嘲弄。是西方人故意对中国人制造出来的一个“审丑”标准,用“眯眯眼”来丑化,矮化,污名化中国人。

至于拿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人物的眼睛来当眯眯碰瓷,我也是服了。某些人一知半解就敢拿出来瞎举例子,还觉得自己特有理由。那些说“老祖宗画里全是眯眯眼”的人我劝你赶紧洗洗睡吧,别再丢人现眼了。

下面这个永乐宫壁画的头像是不是看上去都很符合一般人印象中古代人物画的“眯眯眼”?

但是,实际上的高清大图是这个样子的。

永乐宫壁画局部

我们加工一下这张图,去掉脸上斑驳的历史痕迹,将其模拟到六百多年前、比较清晰的样子。

我们再进一步加工一下,将近现代的绘画技法加上去,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请问,这是眯眯眼吗?

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普遍喜欢过眯眯眼,中国人也没有普遍长成眯眯眼。中国古代艺术表现的人物大多会使用比较夸张的描绘方法,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情和性情。丹凤,星眸,瑞凤,杏眸,双凤,桃花眼,柳叶……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造像艺术里有太多对眼睛的详细分类,就说细眼在中国画里一般有四五种不同表达。

其中最受青睐的就属丹凤眼。

丹凤眼的形状就属于偏细长的,而且它不分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它就是看形状的。中国古画大多以写意为主,古代画家对五官的刻画不会过于细致,所以在描绘的时候,就会折取它的特征,也就是细长的模样,细长优美,这并不是所谓的“眯眯眼”,其实要展现的就是丹凤眼。

比如柔和的美女,都是弯弯笑眼。

宋徽宗赵佶捣练图局部

清《美人折桂图》

而到了威武豪壮的武将,一个个都是怒目圆睁,气势逼人。

关羽擒将图局部

关羽擒将图局部

而一旦要表现人物文雅的一面,哪怕是武将,也一样变成的笑眼。

岳飞

山西永乐壁画局部

居然还有拿关羽闭眼拿来当眯眯眼碰瓷的。真不无知又无畏。民间供奉的关公像,几乎都是闭着眼睛的造型。这里面有个说法,那就是古人都迷信。关羽是悍将杀孽重,刀下亡魂众多,虽然人们佩服他的武艺,但多少还是会忌讳这些生死之事。因而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关公睁眼必杀人,所以工匠不敢造睁眼的关公像,怕给人招来灾祸。

关羽造像

所以,造像艺术中关羽的闭眼是为了一藏杀气,二显智慧,三增威严,四谅众生。关公是丹凤眼卧蚕眉,文盲们不会没看过三国吧。敢拿武财神碰瓷,就不怕他睁开眼把青龙偃月大亮出来?

更有甚者还抬出了乐山大佛,说乐山大佛也是个。我真是笑喷了。

乐山大佛

我只想对这些人说:文盲朋友们,那个叫微睁半闭,二分开八分闭,三睁七闭,这叫垂目慈悲眼,这是法相的表达,这是观内与观自在,是佛教造型艺术需要,并非佛像故意眯眯眼。所以对这种竟然敢说“佛像也是眯眯眼”的人,我只想说可去您二大爷的吧。

所以,奉劝那些单纯为了洗地而挖空心思的人,别再偷换概念了,也别再跟着丢人现眼了。

我再强调一遍,小眼睛没有错,甚至眯眯眼本身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有些人一边装成眯眯眼恶心国人,一边又用眯眯眼来讨好洋人。“眯眯眼”是西方人站在高人一等的视角下,对中国人的揶揄和讥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善意的“小眼睛”,可以很可爱。但歧视性地把眼睛眯成一条线,那就是面目可憎。区别就在这里,一个是良善的,一个是恶意的。

拉维奇“眯眯眼”照片

这和自信也没关系,不是洋人说我们丑我们就害怕自己变丑了,我们不是不自信,而是在自信之余还要尊重。以前,中国积贫积弱,只能受洋人欺辱,不管是“东亚病夫”还是“支那”这样的侮辱称呼,从来都是不由分说就扣到中国人头上。

现如今,洋人还想通过贬损中国人形象,打压中国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化的定义权,再从中体现自己的优越感,这样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多说一句,“三只松鼠”中的那个模特本来是没有错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可能也是受害者,包括品牌方也可能是被时尚市场某些从业者中的审美霸权主义者们给忽悠瘸了,随后把锅甩给模特。不过,当她自己做出这个动作后,你觉得她冤枉吗?

菜嬢嬢个人社交平台

如果说《雄狮少年》的导演没有主观恶意更是很难令人相信。即便是如他所说,要跳出日漫的俗套,要去掉美颜和滤镜,也有一万种可能,设计出普通而又出彩的中国少年形象,为什么偏偏他所谓的创新,就恰好变成了西方人喜欢的眯眯眼了呢?

所以别洗了,《雄狮少年》和“菜嬢嬢”的眯眯眼审美,不是包藏祸心是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