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说是不停的追赶,有人说是懂得知足,还有人说生活就是苦咖啡。在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个神秘的石俑,它的背后,也许就隐藏着生活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年秋天,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所药村的村民们刚忙完秋收,他们纷纷从田地回到家中,收拢一年的收成,准备过一个好年,就在这时,村里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村东头发现了古墓遗址!很快这片土地就聚拢了很多来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根本看不到所谓的“宝物”,只能看到专家们忙碌的身影。
经过专家们细心地挖掘以及耐心地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座古墓的主人应为东汉时期一位刘姓太守,这座汉墓长46.7米,宽32.7米,封土最高处有11米,墓室低于地表2米,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前室、东西耳室、东西侧室、后室及北壁小龛等构成。由于保存相对完好,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陶制文物最为丰富:三层陶楼、石棋盘、涂朱陶盘、涂朱陶碗、陶灶和龙首陶勺等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提起兵马俑,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事实上,在我国各地的古墓中,都常有兵俑或马俑出土,只是由于数量较少,更谈不上规模,所以无法与秦兵马俑作比较。在望都这座汉墓中,同样有骑马俑出土,只是这座墓中的陶制器具实在太多,再加上刚出土时周身粘连着大量泥块,骑马俑被当作普通陶器放在大箱子中。
在回到研究室后,专家们对每一件文物都进行了细致地清理,在这之后,每件文物都焕发出了崭新的容颜,这件骑马俑更是吸引了所有专家们的目光,此时他们才发现,这件珍贵的骑马俑居然和一些普通陶器放在大箱子中,专家们马上对它进行了二次还原,这次专家们的工作,相比于第一次,无论是时间长度上,还是修复程度上都有巨大的提升,等这件文物再放到大家眼前,众人惊呼:这居然是一件“石器”!
这件石质的骑马俑被雕刻的惟妙惟肖。马匹高大,作待命欲发姿式:马头昂起,马嘴大张,颈部下低,躯体雄健。有一小童子骑在马匹的光背上,头戴黑色平巾帻,上身穿了一件红地白色流云纹的剪襟短衣,圆领,没有装饰,米色裤子宽大,风吹扬起。当然,所谓的扬起就是用高浮雕手法表现的状态。
这件石质骑马俑被刻画的十分传神,它让专家们都长了见识,因为在两汉时期,石雕工艺正处在初期的发展时期,这两朝出土的石器,大都十分简陋,一看就是出自初学者的双手,就算是较为美观的石雕,也大都手法稚嫩,像造型如此精致的骑马石俑,众人都是第一次见,没过多久,它就被送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了该馆的一大“镇馆之宝”。
关于这件骑马俑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骑马的小童子,表情十分丰富,发自心底的笑容挂在脸上,笑哈哈地望着四周的来人。小童子眼眉细长,鼻子极大、嘴大而阔、厚耳廓,圆脸庞一看就很有喜感,他左臂垂直,手很大,与人物的整个比例不太相称,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愉悦的气氛。
现代我们的工作都很累,甚至累得无法展颜一笑。有人问到生活的滋味,我们的回答是,很苦。可是这尊骑马的小童子却不是这样,他给主人去买酒买鱼,骑着马将其买回来,可是鱼他吃不到,酒也吃不到,但主人信任他,让他去买,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种笑容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发出的幸福的笑容,他确信,自己购买的食物,一定能得到主人的夸奖,故此,他的笑容,还有自信和成功的成分。
小童子工作再努力,也是为人做嫁衣。我们工作为的是自己的前途,这样对比的话,即使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未来是有光明前途的,其实生活就像一个朋友,我们要经常笑一下,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望都二号汉墓》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著;文物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