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在《途经秦始皇墓》中写道“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始皇为能长生不老曾派出童男童女去寻找不老药,最终却还是敌不过命运,与世长辞,在地底下与兵马俑为伴。兵马俑不仅是秦始皇陵的标志性代表,还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有珍宝”之一。
兵马俑的存在也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它见证了我国古代的文明,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且兵马俑也是充满神秘性的,从兵马俑发现至今,先后有多位重要人物去参观兵马俑。而它的神秘性也不止于此,在兵马俑中出现过一张神秘的脸,这张神秘脸仅出现5分钟,留下一张照片后就消失了。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为修建皇陵花费了39年的时间。而在一开始修建皇陵时,工人便奉皇命开始为秦始皇制作需要陪葬的兵马俑。在秦始皇逝世过后的漫长岁月里,兵马俑随着这位帝王掩埋在尘土之中,直到年。
年的3月,几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在临潼县骊山镇被几名农民发现。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兵马俑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年7月,距离几位农民发现陶俑已有四月之久,一群从事考古行业的工作者开始正式挖掘兵马俑。
这是一场极其浩大的活动,但时过境迁,再回头看看,看到最多的只有遗憾。由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考古技术较为落后,以至于对兵马俑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相关考古工作人员认为兵马俑是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但据历史研究显示,兵马俑一开始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在秦汉时期,玄色代表着珍贵,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与帝王相关的东西皆为玄色,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考古工作人员在1号和2号坑所挖出来的兵马俑周身呈灰黑色,但是在1号坑和2号坑中,存在着大量的黑色木炭痕迹。这一现象说明了兵马俑在被考古人员发现之前,就应该遭受过一次破坏,而那一次破坏导致兵马俑失去了它本应该拥有的颜色。
虽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是随着考古工作者工作的深入,紧接着就发现了3号坑。而3号坑上的彩色兵马俑,便证实了这一说法。而3号坑也为兵马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考古学家在3号坑中挖掘出一张神秘的脸,这张神秘脸刚挖掘出来时是彩色的。而考古学家还没来得及对这张脸进行具体的研究,这张脸便开始褪色,不出5分钟,原本在这张脸上的颜色便褪得干干净净。
虽然这是一件充满遗憾且非常不幸的事情,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考古学家在趁这张脸的颜色还没有褪完之前,留下了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的存在也推翻了原本人们对秦汉的认识。虽然在后来对兵马俑进行深入挖掘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也发现过其他颜色的兵马俑,但这些兵马俑却并不是彩色的,而是绿色的。
当然,这些绿色的兵马俑皆成为了国家的一级文物。由此可以想象到,若是那具彩色的兵马俑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该引起多么大的轰动。国人对于兵马俑是十分着迷的,很多游客都会选择在假期去参观兵马俑,想要感受一下历史的辉煌。而除了以外,也有很多外国人对于兵马俑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还有外国人将自己伪装成“兵马俑”混入其中。
外国人只知兵马俑壮观辉煌,却不知兵马俑是秦始皇的殉葬品,也不知当他们真正明白兵马俑的意义以后,会不会因为自己伪装成“兵马俑”的这一行为感到后怕。兵马俑是无比壮观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岁月的洗涤以及刚开始挖掘兵马俑时考古技术的落后,导致我们没有办法见识到兵马俑的真正面貌。
但有时候也正是因为遗憾的存在,才能明白一些东西的珍贵。也正是因为从前考古技术的不发达以及一些考古遗憾的存在,才让后人不断地去完善考古技术。其实还有很多文物被掩埋于尘埃深处,正等着人们去发现和保护,而考古技术的完善,则能够使那些文物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世人视野之中。
参考资料:
《途经秦始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