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重庆马鞍山出现陵墓群,墓中涌现诸多

年5月,重庆马鞍山村附近,突然出现了一片包含23座墓穴的陵墓群,墓中还涌现了诸多“金蛋”,然而专家却连碰都不敢碰!小小鸡蛋有啥可怕的呢?

这一墓葬群的出现可不是什么鬼城传说的应验,而是因为丰都地处三峡水库,积年累月的水流冲刷使得古墓上的土壤松动,造就了这片古墓一夜突现的传说。经过考古学家的辨别,这是一片汉代陵墓群,其中的东西随便拿出来都是两千年前的宝物,而在这片墓群中,开采出的古代竹简和艺术品的数量相当丰厚,但这些都不是让考古学家最欣喜的,墓穴中一颗颗金色的圆球,才是真正的收获。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这些古墓并不是传说,但古墓中的金蛋,才是真正的‘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概念却一点都没错,这些金蛋,确实是整片墓群最“金贵”的东西了,考古学家们都是连碰都不敢碰。

说是金蛋,可这样东西的重点不在“金”,而是在“蛋”,它们可不是什么工艺品,而是真真正正的古代鸡蛋。虽然在今天,鸡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可在古代,就算穷人养鸡下蛋,也会把鸡蛋拿去卖掉来补贴家用,根本舍不得吃。所以能把鸡蛋当做陪葬品下葬,就证明墓主人非富即贵,那么他的墓穴中,就基本能确定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书籍资料。但为什么这样的鸡蛋就碰不得了呢?

我们都知道,墓穴一旦被封死,基本就意味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彻底被分隔开了,在经过千百年以后,内外的环境早已是天差地别,一旦打开墓穴、打破平衡,一些文物立即就会与空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年,马王堆汉墓中那碗跨越时间的莲藕汤,就是在惊鸿一现之后消失在了空气里,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彩漆也同样是在接触空气之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而墓穴中的古鸡蛋,也同样如此,内部细菌的消耗,让这些鸡蛋基本只剩下了一层碳酸钙外壳,还有内部残余的已经发臭的液体,当年我国考古人员第一次在年前的西周古墓中遇见古鸡蛋的时候,仅仅是碰了一下,就让鸡蛋立即破碎,整座古墓顿时臭气熏天,根本就无法顺利进行工作。不过臭气又不是毒气,还能算是个小意外,但连同鸡蛋一起损毁的文物才是关键。

当时在西周古墓中,盛放鸡蛋的器皿就是著名的“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这件国宝的内壁,就因为古鸡蛋中的液体受到了损伤,直到今天,考古专家们也只能把还未破损的鸡蛋继续放在里面,防止二次伤害。虽然古鸡蛋并不常见,但从那以后,只要考古学家遇到古鸡蛋,都会打起十一分的注意力,再也不会用手去触碰。也正因如此,现在我们能见到的与古鸡蛋有关的文物,基本都是连同容器一起挖掘出来的。而且这些古鸡蛋也并不全是坏处,它们对于科学家研究“生物在人类社会影响下的变迁过程”有着极大的价值,而其中让鸡蛋变臭的细菌,也同样能为今天的防疫提供不同的思路。不过我最希望的,还是能通过研究这些古鸡蛋,复现出古代的禽类品种,虽然不一定会好吃,可是品尝千百年前的味道,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