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是中国古代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甲骨文的出土,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向前推进至商朝,并随之产生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甲骨展厅,曾评选出全世界对甲骨学贡献最突出的25名学者。其中一人,是台湾学者许进雄。
许进雄先生一生致力于甲骨学、文字学、文物学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年,许进雄怀揣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他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对甲骨文进行学习研究。硕士毕业时,他得到了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任职的机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十分有名,可以说是除中国外,中国文物藏品最丰富的十大收藏地之一,更藏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中国文物。
那段时间,许进雄一边承担着筹划博物馆多种多样的展览主题的工作,一边继续在多伦多大学的东亚学系进修博士学位,整理研究学校收藏的甲骨材料。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对汉字与文物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新体验。年,许进雄重回台湾,先后在台湾大学、世新大学任教,教材是他亲自编写的一部关于中国文物的通识。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正是由这部教材重新编撰而来。这套书一共四本,以甲骨汉字为主线,将世界级博物馆典藏的中国文物分为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四部分。从珍贵文物着手,结合汉字的起源,重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文化。
汉字与文物的相互印证
想要探究一种文明,自然绕不开它的起源。文字的出现,就是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说文解字》中,许慎就整理过前人对汉字起源的看法。书中记载,汉字起源分为几个阶段:
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背着“河图”从黄河出现,有神龟背着“洛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据此作八卦(表意符号)。随后,神农氏利用结绳记事。黄帝的史官仓颉,又受到鸟兽蹄印的启发,创造了文字、契刻两种记事方法。在三王五帝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发展变化,即“改易殊体”。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由图画逐渐演化而来。先民根据实物勾勒出图画,创作出古文字的形体结构。而古文字就像“活化石”,真实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通过古文字与文物的相互印证,人们就能推测出文字产生的年代。
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战国重金属之歌》中,许进雄先生提到了青铜酒器“爵”。甲骨文中,“爵”字有几个特征:有流,流上有柱;空腹,腹旁有耳或把手,腹下有支脚。而这样的爵,常出现在二里头文化或者商代早期的文物中,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几乎消失。可以推测,“爵”字很可能出现在二里头时期,一直沿用在商代甲骨文之中。
此外,在仰韶、大汶口、龙山、良渚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带有刻画符合的文物,也是追寻汉字起源的重要资料。
文物的背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
许进雄先生曾说,许多介绍中国文物的著作大多专注于文物的基本信息,但是他更希望人们能更多地了解文物背后所隐含的生活和社会意义。比如,从大汶口的象牙梳子,谈到甲骨文“姬”字,再谈到贵族身份;从唐代墓葬中的伏羲女娲绢画,谈到中国鹿皮和婚礼的习俗,以及古时候台湾居民与汉族的关系等等。《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从多种角度切入,做出综合性的诠释,为读者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
1.最早的崇拜与信仰
现存的很多石器、陶器、青铜器、岩画等文物,有很多纹饰图案与图腾崇拜有关,可以说这种崇拜就是人类祖先最早的信仰。
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回到石器时代》中,讲述了以石头作为原料制作工具的远古时代。红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一件动物玉雕,形状很像玉玦。这个动物的形象很奇特,头部像猪,身形像龙。但是在甲骨文中,“龙”字头部和尾部一定是相反的方向。而这个玉雕却是头尾相向,身体卷曲,与甲骨文中的“肙”字相似。
甲骨卜辞中有“有疾身,不其肙”,意思是“身体得了疾病,不能去除吗?”其实,“肙”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是蚊子的幼虫。古人认为,蚊子吸血不仅会痛,还会传染疾病,且不容易扑灭,最好在幼虫时消灭它才行。久而久之,“肙”就有了“消除”的含义。当时的人们佩戴这块玉雕,正是为了祈求吉祥护身。
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过一个鸟型的玉雕,这个鸟图腾代表着医治疾病。有趣的是,我们的文化中也有着鸟身人面的扁鹊医术高超的传说。将这种玉雕佩戴在身上,也是表达了古人祈求健康的心愿。
2.阶级差别下的陪葬制度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角色越发复杂。在分辨古代社会的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文物则是界定的重要标志。
居无定所、渔猎为生的远古人,没有什么财物,自然也不会有陪葬的概念。当社会出现阶级差别之后,人们希望能够继续享受生前的财富与地位,于是会用生前喜爱的物品陪葬。而斥巨资制作陪葬品,也是主人彰显炫耀自己的一种方式。
商周时期,陪葬制度很普遍,陪葬物大多是模仿礼器、日用品、人物和家畜等等。当时,鼎是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的日用品。但青铜鼎却是祭祀鬼神的高贵礼器,也是贵族权利地位的象征。在周代的随葬制度中,就明确界定了国君享九鼎八簋,诸侯享七鼎六簋,大夫享五鼎四簋,士享三鼎二簋。
到了秦汉时期,陪葬制度更为流行。许多模型的明器都可以凭个人财力来任意购买,但是像车舆、马骑、武士等有阶级属性的明器,就需要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年,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就震惊了全世界。比真人还高的士兵,服饰表情各异,有序地排列在坑道中,重现了秦国的威武之师,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唐代的明器,制作更加考究。不像之前的素胎、单彩釉陶,唐代人在一件明器上会施用黄、绿、褐、蓝等多种斑斓色彩,所以唐代明器也被人们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类型丰富多样,形象生动逼真,不但充满艺术气息,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许多社会风貌。
3.先民居地记忆
因随葬制度保留下来的珍贵物品,也是一种先民居地记忆的痕迹。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返来长安过》一书中,许进雄先生重点介绍了秦汉唐的陶俑明器。
中国文物的人物塑造,与西方不同。西方常以英雄人物为主题进行塑造,而中国文物塑造的形象大多是下层阶级的人物。而秦始皇作为帝王,是最高阶级,所以秦始皇兵马俑中出现了地位很高的将军形象,以及高级武士、步兵、骑兵、车兵、弩兵等各种形象。
这些士兵形象,可以让我们对秦代的衣冠形制有进一步了解。这些兵佣的衣服有多层下摆,我们可以推测里面穿着厚重温暖的齐膝长袍,外面罩着短战袍,最后套上用甲片密密缀缝的铠甲。而甲骨文中,“卒”字正是用很多甲片连缀起来的衣服的样子。西周之前,只有高级军官可以穿着甲胄,但是之后甲胄逐渐成为士兵的普遍装备,而“卒”字的意义也转变为称呼普通的士兵。
到了汉代,陶俑逐渐转为生活场景居多。比如,在两汉魏晋时期人们喜爱玩六博游戏。这是一种简单的走棋游戏,人们通过掷骰子,按点数依线路行走,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取胜。而出土的汉代六博陶俑,也是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的样子。这种陶俑,也表达了汉代人祈求欢愉、长寿的意义。
汉代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所以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飞剑、马戏、寻撞、投壶、杂技等等。比如杂技,属于百戏之一,重在力与巧的配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杂技人会在人群聚集的水井边表演,而随时会掉落井中的危险,又为观众添加了一份刺激感。古人希望把这项喜爱的娱乐节目带去来世继续享受,于是塑造了杂技俑,也让今天的人们有机会一睹他们的风采。
4.古人智慧的彰显
英文中,瓷器(china)和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见瓷器的精美绝伦足以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而瓷器也彰显了中国祖先的聪明智慧。早在商代中期就曾出现瓷器,但是当时工艺尚且粗糙。直到宋代,瓷业迎来了最繁荣的时期。随着瓷器的质量大为提高,西方人将从宋代开始的瓷器,才算作真瓷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紫禁城外一抹清脆》就聚焦在宋、元、明、清的精美瓷器。
宋代有五大名窑。定窑,以象牙白的颜色为主,在胎体上印花是它的一大特色。定窑工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支圈覆烧法,但是这样烧制的瓷器口沿上是无釉的,也被称为“芒口”。因为“定瓷有芒,不堪用”,北宋宫廷改用汝窑。不过,定窑工匠随后想到一个新办法,在芒口包镶上一圈金银,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使瓷器更有格调。
汝窑,大多是天青的釉色,就像雨后天空一般,瓷器的釉面上常有细小的开片。汝窑的工匠为了提高瓷器颜值,会将瓷器底部尽量全部上釉色,然后用细小支钉撑住底部,烧成后再敲掉支钉。这样,瓷器底部会留下芝麻大小的断痕。
官窑,是北宋灭亡、皇室南迁后应运而生的。官窑的釉色,与汝窑相似,有张牙舞爪的大开片。同时,瓷器的底足颜色较深,像铁一样,口沿处有隐隐的紫色,所以又称“紫口铁足”。
钧窑,与其他窑的最大不同在于颜色。其中,紫红釉色最为独特。钧窑的工匠会在蓝釉层上再涂一些红釉,这样在烧制时两种颜色会流淌交融,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样子。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哥窑,虽然有名,但是文献中却鲜有记载,十分神秘。这里产出的瓷器开片粗细深浅不同,粗的呈黑色,细的呈金色,因此被称为“金丝铁线”或“文武片”。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就像架起了一座中华文物的初学桥梁,帮助我们多角度透视,探究文物背后的深意。从文物的铭文,来研究制作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以物鉴史;从鼎的作用,延伸至金属成分,挖掘当时的金属工艺;从不同的纹饰造型,来分析当时人们的艺术审美。可以说,中国文物不仅是我们祖先智慧与精神的实物见证,背后承载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