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考古人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从事考古调查、钻探和发掘工作的人员。情怀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功利的得失作为标准的一种品质,是主动扛起来、始终放不下的责任。秦俑考古人的博物馆情怀表现在痴迷考古的敬业精神、坚守工地的责任意识和能写会讲的综合技能三个方面。
一、痴迷考古的敬业精神
“一把铲,一条绳,寻幽探秘骊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铲声声,奇珍异宝一宗宗。谁知精血凝。”这是秦陵博物院名誉院长袁仲一先生写下的诗作《长相思·怀念老考古队员》,诗中道尽了考古工作的甘苦和对同事的怀念之情。
年7月15日,袁仲一、杭德洲、屈鸿钧等先生开挖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的第一掀土。
46年后,袁先生回忆那段难忘岁月,总爱提起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朴实的农民。他说:“秦俑考古从一开始就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正是靠着对民谚、传说的梳理和农民的指引,考古发掘才能屡获硕果”。他谆谆告诫年轻人:“考古是集体劳动智慧的凝聚,既包括专业的考古队员,更包括那些协助考古的民工和技工。”他总是念念不忘那些默默无闻、不善言辞的老技工,那些终一生择一事、已溘然长逝的同事。
杨正卿先生曾担任秦俑博物馆筹建处党支部书记,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考古队袁仲一、屈鸿钧、杭德洲、程学华、王玉清等同志,始终坚守考古工地,长期从事发掘工作,没有一个人主动离开工作岗位。”
刘占成先生从年到年,一直从事秦俑考古工作,坚守工地,笔耕不辍。他在学术文集《耕播集》后记中写道:“三十五年秦俑情,让人记忆终生。”
张仲立先生年起从事秦俑考古工作,直到年调离,25年与秦俑为伴,著有《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等论著。
秦俑考古人都是痴迷考古的苦行憎。
二、坚守工地的责任意识
在人们印象中,考古是一门冷清的学问,要耐住寂寞,吃得了苦。但秦俑考古人每每说到发掘工作,却认为从事考古很有意义,总是说自己“幸运”,说着说着眼里都在放光。
如今在秦陵博物院工作的考古人,都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刚工作就加入秦俑考古团队,并得到袁仲一、张仲立、刘占成等先生的指导。张卫星、申茂盛、朱思红、蒋文孝就是其中的代表。
秦俑考古人从走出校门就进入考古工地,严格遵守田野工作规程,保护第一,科学发掘,几十年如一日在发掘工地“蹲得下”,在冷板凳上“坐得住”。因为他们深知,每一处考古遗迹都是唯一的,每一次考古发掘也是唯一的,所以发掘中的每一笔记录,包括日记、图纸、照片,以及考古人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考古人必须坚守工地,随时观察并详细记录,为日后研究提供准确资料。
美常在久。大凡天地间一种美好事物能被人们津津乐道,多是由于持续时间久而得名的。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秦俑考古人的传承与坚守,才有了一件又一件国宝重器的精彩亮相,让秦陵博物院成为中外观众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在秦俑考古发掘初期,考古人就开始了边发掘边展示的工作,并将发掘现场作为遗址博物馆陈列的一部分内容,秦俑考古多次在央视等媒体直播,让神秘的考古工作展现在观众面前。
秦俑考古人的专业和专注,得到了广泛认可,秦俑二号坑考古发掘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秦俑考古工作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考古奖,这是对秦俑考古的褒奖。
三、能写会讲的综合技能
如果考古人一味发掘,而不思考总结,那考古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考古工作结束或者完成阶段任务后,考古人要立即编写考古报告,以供更多学者研究。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报告(-)》《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报告(第一分册)》《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陆续出版,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
秦俑考古人不仅能写材料性的考古报告和研究性的学术论文,还能写普及性的科普读物。在发掘工地,分地层、辨遗迹,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研究出土文物,撰写发掘报告,还能开展公众考古和专家导览活动,娓娓道来秦俑考古的故事。秦俑考古人既是钻探发掘的专家,也是能写会讲的多面手。
说起兵马俑,袁仲一先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数十年秦俑发掘与研究工作,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些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说起兵马俑,王玉清先生有很多的不舍情。退休后的他依旧住在秦俑馆旁,直到去世前,还经常坐在轮椅上围着俑坑散步。
说起兵马俑,张卫星、申茂盛、朱思红、蒋文孝等人不仅能深入工地进行发掘,能做学术报告,更能在考古现场与观众对话交流,普及文保知识,讲述秦俑故事。
如今,秦俑考古人每天工作在一、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发掘区和秦始皇陵园各个考古工地,用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续写新时代考古人的精神风貌。
秦俑考古人是痴迷考古发掘的苦行憎,是解密秦陵秦俑密码的研究者,是坚守一线、勤于笔耕、会讲故事的多面手。
文: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