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伟大的城市,必有伟大的精神;国际化大都市,必有强大的软实力支撑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硬科技之都、软件名城、创新创业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在开放包容的改革氛围中,曾经古老而静态的西安,正在用一个个“城市新IP”和一个个“西安现象”,接受世界的重新审视。惊艳,由此呼之欲出。
5月14日,来自武汉的汪淑芬博士,成为大西安今年引进的第40万名“新西安人”。5月30日,老家在陕西乾县的裴艳子,成为年以来第45万名“新西安人”……不断刷新的数字,见证了西安速度。同样成为“求实务实,开明开放,包容宽容,创业创优”的城市精神,在西安落地开花,构成对人才强大“西引力”的最佳佐证。
培育城市精神
让更多胸怀梦想者找到归宿
培育“求实务实,开明开放”的城市精神,体现于广纳民意的诚挚态度上,也流露于直面短板,虚心求教的勇气之中。
让视野跳出“城墙”,一年多来,西安市先后邀请了先进城市政府工作人员、优秀企业家代表、各行各业专家学者讲课,组织全市党政机关干部进行中心组学习,力度空前。
让步伐走出“城墙”,西安实施了干部挂职计划,年选派百名干部赴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温州、昆山等市挂职,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这是西安历年来外派挂职干部人数最多、所涉省市范围最广的一次。
培育“包容宽容,创业创优”的城市精神,展现于转变观念的不断学习创新间,同样聚焦在对于外来投资者和人才的亲商、安商、爱才、重才中。
▼从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到招商引资的多头并进;
▼从“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届全球程序员节”在西安相继召开,到“23条人才新政”和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
▼从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等五大创新创业经,到用“国际视野”“开放精神”诠释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崭新精神……
和全市市民携手并进、共赢共荣,同心推动这座城市的成长,加速汇聚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让更多胸怀梦想,敢想敢闯敢干的创业者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宿——全民劲往一处使,西安这座独具魅力的十三朝古都,在对“城市精神”的营造中,以前所未有的改革鼎新之举吸引世人目光,展现出新时代的勃勃风姿。
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新IP”释放大西安新魅力
当城市有了精神的支撑,魅力必将开枝散叶。
好似巴黎的铁塔、东京的樱花、上海的黄浦江畔,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城市的“标志IP”。西安,十三朝古都,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城市,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兵马俑、大雁塔似乎概括了来到这里的全部意义。然而如今,这里也在深邃而深沉的文化积淀之上,释放出更耀眼的全新姿态。
“没错!这里是西安!”
6月1日在北院门街口,来自江西南昌的翟永连带着儿子,边吃达人推荐的诸多西安美食小吃,边在抖音发了条“打卡视频”,他兴奋地说:“现在西安真的太红了,几十万人在抖音展示西安的不同面貌,我还是十年前来过西安,现在这里真是大不一样了!”
让翟永连感到“不一样”的,除了西安城市、街道与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外,还有这座城市随处展现的,更年轻、时尚、前沿的城市形象。
年底,在“硬科技”概念的诞生地西安,全球首届硬科技创新大会拉开帷幕。来自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国的“硬科技”领域代表和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领军人物齐聚西安,共绘全球“硬科技”发展蓝图。
人才济济、后劲十足,聚合诸多极具特色的软件服务业聚集区,同样让西安被IT从业者倾心——不久前,“首届全球程序员节”在西安举行,中外软件精英、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真知灼见,助力大西安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着力塑造大气包容、现代时尚的新西安城市形象,创新创业之都、硬科技之都、梨园之都、“西安年·最中国”“春满中国·醉西安”等一个个“城市全新IP”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呼之欲出,年新年前夕,西安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国际美食之都”的称号,大量新媒体载体,更助力大西安成为“网红”城市。
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69.05%。
“西安觉醒了!”北京创邑传媒创始人谢良兵在西安参加完“双创”活动后感叹,自己感受到西安城市气象与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厚重的气质正在这里和科技、创新元素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蓬勃而充满活力,气质也年轻了很多!”
引领城市风尚
从“车让人”感受一座古都的新风
西安城市氛围的愈加美好,还存在于城市风尚发生变化的细微之处。比如一个小小的“车让人”,就展现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古都新风和城市情怀。
年5月7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批示:学习杭州经验,推行“车让人”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迅速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落实。
年5月12日
市文明办发布“车让人”方案,号召全民参与,共建古城亮丽风景线。继而,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出台公交“”文明“车让人”礼让标准,全市约名出租汽车驾驶员签订了“文明出行、礼让行人”承诺书,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交警部门持续开展交通陋习集中整治行动……
短短一年后,如今在西安,只要机动车和行人“碰面”,优先通过的一定是行人,西安的“车让人”受到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