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一说
孔子凭什么反对兵马俑陪葬(主讲人:老沈)
节选文件大小27.4MB
(本期完整节目请前往会员区播放)
孔子听《韶》乐,不知肉味,白白糟践了三个月大自然的馈赠。当然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因为《韶》乐尽善尽美。
而相比之下,《武》乐则不然,虽然尽美,却未能尽善。孔子心里一直有点儿小阴影,说白了,不过是对武王伐纣心存不满。
孔子认为,善是核心根本,一切必须以仁作内涵。武王伐纣,典型的以下犯上,当然是不仁之举。那么所有与武王相关的产物,都算不得完满。所以不管《武》乐旋律有多美,主观上只能给三星。减掉的两星算是替商王朝唱个挽歌。
但是,孔子知天命,识时务,并不死守着小原则跟大趋势作对。哪怕那个原则是他一贯坚守的。
比如说,孔子喜欢管仲,他觉得要没管仲,华夷可能早就易位了。所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最好的颂词。不过,在孔子的体系里,管仲并不总是那么伟光正。在某些儒家看来大是大非的原则上,他其实是有前科的。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与召忽共同辅佐的公子纠因政治失败被齐桓公杀掉了,于是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不肯死,不但不死,后来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所以子路和子贡等学生都很不屑管仲的行径,认为这便是不仁,于是各自反问孔子同一个问题。
其实孔子如何回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语》里居然出现两次讨论殉死和仁的关系。我认为这说明在孔子师徒曾经的价值观体系里,白白殉死不但不违反“仁”,反而是合乎道统的。否则孔子两个高足不会先后质疑管仲不死的行为,而孔子也更不会支支吾吾的,只能用管仲将来的业绩去替他圆场。
所谓“杀身成仁”。我想,按当时孔子的体系,该殉死的,死就是仁。并不存在什么孔子不忍见其殉死的问题。
管仲比孔子早了一百多年,所以他的不死和业绩可以同时摆在孔子面前,孔子看着增长曲线图,当然也不好说啥。但我想孔子若与管仲同代,很可能会毫不客气地跟他说:去死吧。
会员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本期节目
沈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