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中间的隔墙为何不能挖看完才知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中国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兵马俑还曾受到了超过位外国元首的参观,并且都为之赞叹不已!

兵马俑其实就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由丞相李斯规划设计,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到公元前年完工,整个修建的时间长达39年。

并且当时一共征集了72的万劳动力,已经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了,所以秦始皇陵也是当时规模最大,陪葬品最多的帝王陵。据说,目前已经出土的多件兵马俑,也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

参观过兵马俑的人都知道,兵马俑其实是摆放在墓道里面的,中间有一堵厚厚的土墙把它们隔开。于是就有很多人好奇了,为什么不把这堵墙挖开呢?参观起来还更加方便,但实际上这堵墙是万万不能挖的!

兵马俑中的一道道土墙其实就是“夯土承重墙”,是不能挖的。兵马俑坑里的土墙其实是秦朝时期筑的夯土墙,作用就是对兵马俑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古代的夯土墙其实并非单一的土墙,在这些土墙上还安放了一根根的柱子,然后在土墙的两边还会铺设上棚木,再盖上一层苇席,最后再用泥土覆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墓道。这就类似于给兵马俑建造了一幢“房子”,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兵马俑不受泥土坍塌的损坏。

只不过由于泥土和岁月的侵蚀,夯土墙的顶梁和柱子早已朽烂,只剩下了那一堵厚厚的土墙还保存完好,所以即使把那一堵土墙挖开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虽然那一堵土墙已经不能再作为承重墙使用了,但那毕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肯定是不能拆的。

兵马俑的坑道每隔3米就会有一个土墙,坑顶至坑底的空间高度为3.2米,俑坑的底部是用青砖墁铺。在秦朝时期,做好的兵马俑被放进俑坑以后,就会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然后门道内再用夯土填实,这样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尽管保存了上千年也没有被损坏,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中间这些土墙。

这些土墙还可以对兵马俑起到保护作用,并减少坍塌、风化或脱落的风险。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共有个三坑道,且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仅在一号坑就发掘出了超过件的兵马俑,可以说规模非常庞大。并且最初出土的兵马俑其实也是彩色的,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缺失,兵马俑上面的彩绘在出土后15秒就和空气发生了氧化,4分钟后就发生了脱水、卷曲,化作白灰,最终失去了原本的颜色。

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兵马俑,避免被二次再破坏,目前也只出土了千多件兵马俑,并且都已经不是兵马俑原来的颜色了。

兵马俑坑道内的一道小小的土墙,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不过它的作用却很大,不仅保护了兵马俑,还有利于整个皇陵的稳固。之所以还一直保留着土墙,就是因为土墙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那就是:

一旦挖掉了中间的土墙,兵马俑之间的间隔就会增大,这就相当于兵马俑之间失去了阻挡物。这样一来,兵马俑就极有可能会倒塌、脱落或者风化,反而还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土墙还可以将不同等级的兵马俑进行隔离,秦始皇陵内的兵马俑包括士兵俑和军吏俑两大类,其中军吏俑又有低级、中级、高级的区别;士兵俑又有步兵、骑兵、车兵三类,还有将军、校尉、屯长、什长、伍长等各级军官,最后还有士兵的各种兵器、铠甲、车马和生活器具等。

并且每个兵马俑的形状、神态都是不相同的,这么多的兵马俑,在中间修起一道土墙就可以用来隔离不同的兵种,当作分界线,对不同等级的兵马划分区域,这样可以更好的排兵布阵,看起来也更加美观。

尊重文物的完整性,要知道,土墙其实也是兵马俑当中的一部分,也是珍贵文物的组成,极具考古价值。所以保存土墙的原貌,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秦朝时期的人文地貌,这也是尊重文物的完整性,尊重历史,毕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馈赠,我们必须得好好的去保护和利用!

总结:

兵马俑道内的土墙,它里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不过它的作用却很大。不仅可以对兵马俑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具有考古研究的价值,因为它本身也是属于兵马俑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