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必去兵马俑

千古一帝秦始皇

要想了解秦始皇,怎能不去兵马俑?

兵马俑(TerracottaArmy;Terra-cottaFigures;soldierandhorse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我猜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所不舍这偌大基业,就想把自己的军队都带上,在自己百年之后,跟着自己在坟墓中崛起,毕竟后期他开始追求长生不老,思想开始有所改变。无论如何,他都成功了,后人看到确实是被震惊了。他的将领,他的士兵,他的功绩,都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第一个称皇帝的人

秦国从公元前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但是你仔细关系,兵马俑居然真的都是单眼皮。难道当时的人真的都是单眼皮?还是这样看上去更有士兵的锐气?

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是为秦始皇。不一定第一个使用玉玺的人,最起码是叫玉玺的第一人;也是自称皇帝第一人。

如何参观兵马俑?

—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米,宽62米,面积平方米。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有青铜长剑和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第一个坑主要是秦始皇为了展示自己的兵强马壮,当时的士兵以及兵器,给后人看他当时的盛世。

二号坑东西长米,宽98米,面积为平方米。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个骑士俑和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俑坑内的件骑兵俑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联系。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展示了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二个坑主要展示了他的智慧,在用兵上的智慧,是他多年战争的结晶。四种布阵,四种士气,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你是一个爱好军事的人,来这里会不枉此行。

三号坑面积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件,战车辆,战马匹。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这里是秦始皇的心腹们,也是帮助他统一六国,作战的大本营,如果攻克了这里,那也就攻克了整支军队。

参观路线,建议还是按照顺序来,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众所周知,临潼盛产石榴

临潼石榴集中国石榴之优,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名居中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州。白居易曾写诗赞美: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关于临潼石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临潼

临潼区是西安的东大门,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临潼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部落先民生存繁衍的地方--姜寨遗址;是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爱妃褒姒一笑失江山故事发生的地方--骊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发生地--鸿门宴;是秦始皇历时39年修建气势庞大陵园的地方--秦始皇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恩爱缠绵、沐浴温泉的地方--华清池;是年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地方--兵谏亭。

美食

可以去试试大盘鸡、水盆羊肉、临潼印象、柿子饼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