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版权图片库视觉中国因一张黑洞照片站在了风口浪尖,随之部分图片的版权争议和视觉中国的版权生意也浮出水面。在旅游圈,其实也存在不少归属争议、山寨冒牌以及IP版权纷争等问题。在各方博弈背后,实质还是利益争夺。
名人故里争夺不断
近年来,用历史文化名人来扩大地区影响,发展旅游经济的做法已经司空见惯,比如“杜甫草堂”、“老舍故居”等。与此同时,因名人故里归属产生的争夺也层出不穷。年2月,浙江省诸暨市史志办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分别给浙江省方志办、萧山区政府致公函,要求萧山市撤销或更改《萧山市志》造假“西施故里”的所有内容。
原来,在年到年间,萧山市对“萧山是西施故里”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并打造了《西施》实景音乐剧。而此前被认为是“西施传说”发源地的诸暨市则认为这是虚假宣传,要求撤销。
在各地宣传推广自己的过程中,也曾发生过多起名人故居之争,诸葛亮、曹雪芹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成为被争夺的对象,朱熹故里甚至被两省四地争夺,还有很多地方不分人物是否真实,都将其悉数“利用”,比如孙悟空、女娲等也被“考证”出生在某地。
当前的旅游市场提倡文旅融合,用文化历史故事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做法十分普遍,但目前的名人故里之争往往只看到了经济利益。早在年,前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就曾发文指出不宜对文艺作品中的虚构人物进行命名故里活动,科学甄别认定文化遗产,确保权威性、严肃性。
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变相争抢经济利益,名人故里之争中对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
“山寨景点”陷争议
年底,苏州定园因虚假宣传被吊销执照,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苏州定园自称“苏州古典园林精华汇总”,实际上只是在遗址上重建,未经任何鉴定就自称有多年历史,和多个历史名人“搭上关系”,堪称一座“山寨版”苏州园林。此外,定园在营销上还与外部勾结,欺诈消费者。
在国内,定园这样的山寨景点其实不少。此前有旅客到西安临潼参观兵马俑,被“黑车”带到“山寨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馆”等山寨景点引发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