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灭六国到被灭仅15年,秦亡国时曾横扫天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321/4358301.html

公元前年,经过十年征伐,秦横扫六合,历经几百年战火与硝烟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新主。大秦二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秦之所以能够在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在灭国之战时摧枯拉朽,和它拥有一支在血与火中锤炼出的强悍军队是不开的。秦军在当时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秦兵马俑展示的秦军风采

然而这个庞大帝国却在中国历史上如同昙花一现。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

荀悦在《前汉纪》中写道:

“以周文为将军。众十余万。西至戏水。盖百二十万矣。秦令将军章邯。赦骊山作徒七十万人以击之。”

秦灭六国路线图

秦灭六国用了10年,到秦国灭亡仅仅用了15年,前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秦亡国时竟无兵可用,以至于章邯只能匆忙率领数十万刑徒抵挡义军的步伐?

我们先来算一下秦国一共有多少军队。

战国末期,各国的总人口在多万。而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可以推断出在秦灭六国时,秦国人口有将近万左右。因此灭六国时秦国的常备兵力在40-50万左右,紧急征召的话可能达到60-70万。

兵马俑

秦军方阵

到了秦国统一六国初期,秦朝的总人口应该堪堪在万左右,比灭六国前少一些,此时的常备军应该在70万上下,参考长平之战时期,如果有特别大的战争,秦朝动员的兵力可以轻松过百万。

考虑到人员老化、退伍等减员情况,就算10多年的时间里补充的兵力小于流失的兵力,在秦亡国时期能够动员的兵力(正规军)也不会低于50万。何以在项梁项羽等人逼近咸阳时,除了王离手里有10余万(一说30万)军队外,而章邯只能发动骊山刑徒上战场呢?

秦始皇

我们下面来具体看一下秦灭六国后,军队的去向。

南取百越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秦始皇横扫六合后野心急剧膨胀,为此他还要“一统八荒”。他在公元前年派遣大将屠睢和赵佗等人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攻取岭南百越之地。但由于地形复杂、水土不服等环境因素,加上越人的偷袭,50万大军陷入苦战,消耗殆尽,主将屠雎也战死。

四年后,秦始皇命人修建灵渠,疏通道路。接着又派遣任嚣和赵佗率数十万大军进攻百越,将百越等地收入秦朝版图。战争结束后,秦始皇命这数十万大军(里面有一半是军属)就地扎根落户,以更好地控制这一地区。这也大大削弱了秦国在关中的统治基础。

秦军战车

到了秦二世时期,陈胜吴广等天下义军纷纷起义之时,这数十万大军的主将任嚣病重,弥留之际他交代副手赵佗,让他观望北面局势,不可轻动,严防中原义军进犯等待时机自立亦可:

“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于是秦被灭国时,赵佗的50万人按兵不动,坐看昔日战无不胜的大秦于眼前和心中轰然倒塌。公元前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

北据匈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长城遗址

公元前年,秦始皇又派遣蒙恬率领30万人北拒匈奴,将匈奴击退余里。而后蒙恬征发百万军工修建长城,三十余万军队就此在河套地区驻扎下来,蒙恬为主将,王离为副将。后始皇崩,胡亥即位,赐死蒙恬后,王离接任这批军队的主将(前面讲到的王离带领的十万人就是来自这三十万军队)。

这两件事就将秦朝的军队去的七七八八了,加上还要派一些军队驻扎在原六国的疆域,镇压造反,因此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义军揭竿而起之时,关中能用的军队少之又少,不得已只能征发骊山刑徒来做垂死挣扎。

秦将章邯

章邯在打败陈胜吴广后,刑徒军与王离的正规军打算合围项羽,却被项羽破釜沉舟,一战王离全军覆没。而章邯在河套地区收拢驻扎的剩余军队再战项羽,又大败,不得已只能投降。而二十万秦军降卒皆被项羽坑杀。至此,秦军主力基本被消灭殆尽,难逃被灭国的命运。

很多人认为秦失其鹿是因为秦二世的暴虐和无道。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为国家机器的秦军不复往日雄风,倘若往昔铁甲雄风犹在,项羽刘邦能否逐鹿天下尚未可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