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盛世古董,乱世金”,如今国泰民安,古董收藏再次兴起;当然,历代王朝都有其标志性文物,因此国宝并不少。但是,考古专家发现的国宝文物虽多,却仍对两处古墓魂牵梦绕,那就是至今未被发掘的“秦始皇陵”和“乾陵”;这里仅以秦始皇陵为例,虽说地宫尚未开发,但“兵马俑”却早已现世,还引出了一宗震惊全国的大案。
去过陕西的朋友或许知道,兵马俑恢弘壮观,犹如真人的陶俑巍然矗立,由此也形象展现了千年前“虎狼秦军”的往日雄风;当然,也证明了“千古一帝”的威严,这里说明一下,兵马俑仅是“秦陵”陪葬坑而已,陪葬坑就如此恢弘,地宫中又该隐藏多少宝物呢?这个问题只能考古专家来回答了。虽说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发掘,但兵马俑却已成了国宝级文物;说到这或许有朋友认为“兵马俑成千上万,‘国宝’也仅是针对众多兵马俑的恢弘壮观。”
毕竟兵马俑有成千上万个,按“物以稀为贵”的逻辑想,分摊到单个兵马俑身上,其价值似乎会有所降低,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年,陕西临潼骊山出土不少兵马俑,一时轰动全世界,也正是这个原因,“收藏兵马俑”就成了那时的热门话题。时有临潼骊山镇人“王更地”,属于闲散人员;哪天他在临潼火车站吃饭,“兵马俑”也成了当时茶余饭后众人的谈资,各种流言蜚语层出不穷,王更地本就是骊山人,听着众人的议论不禁哑然而笑。
众人见王更地笑,有人凑过来问原因。这时的王更地成了“焦点人物”,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是也加入了“兵马俑”的讨论大军;王更地骊山是本地人,虽说大部分人未见过实物兵马俑,但他早已目睹了兵马俑的真容,因此吹起牛格外起劲。王更地“绘声绘色”的解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文物贩子“权学力”;他在人群中听了良久,之后凑上前将“王更地”让到一边,随后好吃好喝的款待。
王更地也没想到,自己的“吹牛”居然还能换饭吃,酒桌上更是将“兵马俑”描绘得恍如眼前;“权学力”是何等人物,三两句就套出了王更地生活不顺,手头不宽裕的实际情况,于是一场阴谋就此浮现。“权学力”问明兵马俑的实际情况,然后试探着问“想不想发财?”这句话正好问到王更地心坎上,但“发财”哪有那么容易;“权学力”跟他说,兵马俑值不少钱,看能不能搞到一个。
或有朋友会说“胡说八道,兵马俑可是国宝,说搞到一个就能搞到一个?”需要说明一下,兵马俑是在年,村民打井时无意间发现的;实事求是的说,在打井过程中也破坏了不少陶俑,当地人那时还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东西,因此最初时的“兵马俑”残肢碎片并不少见。即便到了年,专家将所有兵马俑残片收缴,但当时的技术有限,其发掘工作仍进展缓慢;既然是发掘中,当地人还是有机会见到的,直白点说,发掘区面积广大,某些地方的安保还是有些许漏洞。
王更地虽然是当地人,但也知道“盗窃国宝”是犯法行为,一时面露难色;但权学力说,兵马俑成千上万,难道还有人天天计数不成;又是发掘过程,就算真“丢”一两个考古队也不会发现,再说王更地就是本地人,真被发现就说“好奇看看”,成千上万的陶俑还不让骊山本地人看吗?不仅如此,“权学力”重金相诱,张口就是几十万的报酬;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年的“万元户”还很少见,“数十万”对于王更地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总而言之,“权学力”故意将风险说低,成功率反而说得很高;再加王更地是闲散人员,“一夜暴富”简直就是他的梦想;或许也有酒精的作用,一顿饭吃的王更地动了邪念,两人说定后就开始实施计划。主角当然是“王更地”,开始在年1月份围着兵马俑发掘现场转。年的“秦陵博物馆”还仅是个雏形,再加上兵马俑的发掘区域广大,安保自然会有所漏洞;王更地就是本地人,打着“看热闹”的名义开始在发掘现场四处乱转。
经过一个月的“摸底”,王更地把兵马俑的发掘现场转了个遍,2月17日深夜,王更地带着一把螺丝刀潜入发掘现场;实事求是的说,事发深夜,且到处是发掘出的废土和陶俑残片,如此广大区域内藏一个人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这里也有个难点,王更地虽然年轻力壮,但发掘出的陶俑更加沉重,凭他一己之力还是难以将整尊兵马俑运出现场的;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王更地放弃搬运整尊陶俑,而是选择翘掉一尊陶俑的头部,并安全离开了现场。
王更地的偷盗行为似乎神不知鬼不觉,他还不知道带走的竟是一尊“将军俑”的一部分;更凑巧的是,类似的“将军俑”在当时仅发现了4尊,足证其珍贵程度。毫无疑问,“国宝丢失”很快被人发现,公安部门随即秘密立为重点要案;可王更地不知道这些,兴冲冲地找到“权学力”;两人开始寻找买家出货,懂行的朋友或许知道,越是珍贵的东西反而越是难以出售,就算有买家一看是“显而易见”的国宝文物,就是有心购买也没有那个胆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终于找到一位神秘买家,买家给出25万的价格,权学力本就是文物贩子,对这一价格并不满意;后又经讨价还价,最终一颗“将军俑”头部定价为30万,王更地可真是高兴坏了。他们还不知道,公安干警其实早已隐藏在幕后暗中观察,就在即将交易的时候,警察控制了王更地,并追回了兵马俑的头部;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王更地将权学力、张传秀、唐轲等从犯统统招供,警察也很快采取了收网行动。
一场震惊全国的“兵马俑失窃案”就此成功告破,主犯王更地被判处死刑,虽曾不服上诉,但法院最终维持原判,执行枪决;从犯权学力判处有期徒刑三十年;说到这似乎整个事件结束了,但世人对兵马俑价值的讨论并未停止。有人根据此案判断:以兵马俑的头部成交价为30万,其头部大抵占整尊陶俑的七分之一,如此换算,一尊兵马俑的价值至少在万以上;再加80年代至今的“物价”浮动,年的万,放到如今应该折合为1.05亿以上,这还仅是一尊的价值。
当然,这么换算太过简单,文物代表历史,自然不能以金钱数字去衡量;某种意义上讲,兵马俑甚至可以代表华夏文明,“一个亿”又怎能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