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西安九龙湖兵马俑之旅

九龙湖

往深处走,边可见九龙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九龙桥)东西横贯。堤上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榭下伸一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榭。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由于夏季西安温度较高,九龙湖中心有小桥,但是还是建议走周边阴凉处。九龙湖南岸和东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飞霜殿、宜春殿、宜春阁等仿唐宫殿,沿湖四周殿宇对称,令人赏心悦目。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中午匆忙赶去兵马俑。兵马俑在临潼区,先逛华清宫,途中一个小时不到,再逛兵马俑,一天时间足够的。兵马俑游览时间约是1-2小时。记得带上学生证!的门票半价还是很划算的!物尽其用!景区门票距离景区有一段距离,也不是很远10分钟左右,步行也挺好的。在华清宫门口等游5,秦皇陵地宫没什么好看的,可以省略。中午可以在车上睡个午觉休息一下,也可以在车上解决午餐问题。

兵马俑主要分为三个主要坑墓。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太多历史,到兵马俑依旧是听讲解,听故事。“三分看七分讲”。关于秦始皇的历史在此大可不必多说,但是只要你身处秦皇陵兵马俑坑墓间,不自觉的有种肃穆感,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一号坑墓最大,也就是教科书介绍图的地方。进去时,浓重的土味儿和干燥气息迎面,倏尔站久又觉丝丝阴凉感。饶是六七月份的大夏天,这地方也并不闷热。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先驱者是身穿布衣的战犯亦或是囚徒。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三号坑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剧讲解员述说,三号坑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米,面积约为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我和小伙伴去的比较晚,人已散,场地很空旷。置身于陶俑之间,安静的听尘埃及地,撞出历史与现代的轻微声响,嗅着浓重的黄土气加上阴凉肃穆感,仿佛眼前重现千百年前,秦始皇陵修建的时木石铿锵,秦始皇风昔日的光无限,雄霸四海!

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游赏期间,看见很多外国人,抱着相机,拍个不停,惊叹于中国奇迹。游玩注意时间,五点钟没有回去的车,记得掐好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