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9所学校,千名学生,这位90后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disease/a_6169820.html

10年来,她无条件义务支教湘西,向雀儿小学赠送书包余个、校服套以及若干书籍、学习用品;为湘西19个村小建立了图书角,捐赠各类学习用品并开展艺术课;资助两名山区困难学生上学,助圆大学梦;跨越国界资助尼泊尔、津巴布韦等地区的小朋友……她就是岳麓区博才阳光学校的美术老师胡巧萍。初见胡巧萍,她笑容盈盈,圆圆的眼睛里满是温柔。谈起十年来义务支教湘西的初衷,她眼里泛着泪花,动情地说道:“我只想尽我所能,让用我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善一点点,哪怕一点点……”

助残支教开启公益之旅

在母亲的影响下,胡巧萍自小热心公益。年进入大学以后,因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胡巧萍被推选为学生会志愿者部部长、义工团团长,并坚持每月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中节省50元捐给湖南省红十字会。大二时,胡巧萍与同学一起成立了“23公益联盟”。“23”取的是做身边力所能及的两三件好事之意。

年暑假,胡巧萍决定去支教,通过在网上反复查找和联系,她选择了湘西凤凰县禾库镇雀儿寨小学。雀儿寨位于海拔米的高山上,是座典型的苗寨,交通闭塞,贫困落后。学校的教学环境十分简陋,墙壁斑驳,桌椅破旧,一、二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雀儿寨小学校长麻求生在这里默默无闻工作了三十几个春秋。胡巧萍为麻求生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迅速投入到为雀儿寨孩子们的服务中。

“床是由几张凳子拼接成的,床上不论是盖的还是垫的,都是黑黑的棉絮。”家访时,学生家中的贫穷深深刺痛了胡巧萍,她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教孩子们写字、画沙画、唱歌、剪纸等。虽然每天跑山路、睡地板,但她感到这半个多月过得十分快乐,苗家孩子的纯朴和善良令她终生难忘。

“后来我又去上海参加活动,看到大城市的繁华与苗寨的艰苦鲜明的对比,我就下定决定,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供他们上大学,让他们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进而用双手改变家乡的命运。”此后每年,胡巧萍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带上募捐所得的书包、文具、书籍、衣物等,探望雀儿寨小学的孩子们。每次去,美术专业出身的她都会给孩子们上几天课,通过教孩子们画画,引导孩子们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给他们小小的世界添上绚丽的色彩。胡巧萍说:“毕业后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份职业,也是源于雀儿寨的支教。”

课余,胡巧萍会带着学生们做公益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给灾区的小朋友寄绘画作品作为六一的特殊礼物,捐赠学习用品寄往云南、河南、湖南湘西等贫困山区学校。

令她欣慰的是,年,贫寒学子龙关胜在胡巧萍的资助下考上了大学,也加入“23公益联盟”成为一名志愿者。

经过10年的努力,胡巧萍的支教队伍越来越壮大,捐赠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凤凰县禾库镇已有19所村小、中心完小逾千人接受过“23公益联盟”的帮助。

坚守课堂,探索以美育德教学

在胡巧萍的美术课堂上,欢声笑语总是少不了的。这一切都源于胡巧萍精心设计的美术课程内容。

《猜猜我是谁》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面具,了解面具文化的源远流长;《秦陵兵马俑》让学生们参与到文化传统的体验活动中,提高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随着孩子们课堂知识不断累积,胡巧萍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将兵马俑绘画作品和学生的英文信件寄给尼泊尔小朋友)

带着孩子去岳麓区桐梓坡红枫养老中心开展公益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准备歌舞表演,协助老人们完成绘画和纸花制作;号召全校学生参加到绘画队伍中来,将青花瓷、坛坛罐等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画于纸上,赠送给远在尼泊尔地震受灾的小朋友,传递中尼友情;组织学生们将城市风貌、日常所见绘制成一幅幅画作,寄给凤凰贫困山村的苗族小朋友,为他们描述大山外的风景……胡巧萍认为,美术课题开展和实施的过程,就是将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到美术教学中的过程,是让孩子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在美的浸润中积极、健康、文明地成长的过程。

(尼泊尔小朋友的回信)

因为来自于一线,所以她坚守着要让城乡孩子享受同样高品质美术教育的初心。“听说湾田小学之前是没有上过美术课,我就联系上了学校,为孩子带去一堂美术课程。”胡巧萍介绍,为了让湾田小学的孩子们更加生动地了解美术课程,就组织博才阳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写信讲述他们的“前辈经验”。“学生们一个一个的,可积极啦。”

(胡巧萍的学生将“前辈经验”分享给湾田小学的学生)

“通过让学生们更多了解课堂外的世界,了解尼泊尔、山区小朋友的不容易,学生们也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也更能理解到我一直倡导的节约利用理念,可以在快乐、在学习中获取,在生活里成长。”

争当先锋助力抗击疫情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牵动着胡巧萍的心。从大年初七开始,她就加入了疫情防控的战斗一线。连续多天,她投身于协助社区排查、录制网课、赠送口罩、关爱一线环卫工人、菜市场测量体温、外来人口信息登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各个岗位上,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尽全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不配合、不理解的行为,她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服务每一位居民。她说:“听到的更多的是‘谢谢、辛苦了’,这是忙碌之中最温暖的问候。”

疫情来袭,开学延期,怎么让宅在家里的孩子们过一个充实的寒假?身为美术老师的胡巧萍决定发挥特长,在家把手工制作课录制成视频,发在家长群和朋友圈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跟着动手制作。

疫情防控期间,胡巧萍精心打造5堂公益微课,为同学们的超长寒假提供“营养套餐”,将“自我隔离”变为“自我提升”。她还组织各学科老师开展微课,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