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兵马俑亮相上海博物馆

七月十五日,陕西周秦时期的汉代文物精品展览于奉贤美术馆B楼二层临展厅正式开放,截止至九月十五日。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多件文物,均为陕西近几年发掘的周、秦、汉两国文物中的精品,种类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陶器等,此外还展示了我国兵马俑、汉代阳陵陶俑、法门寺秘色瓷、何家村金银器等珍贵文物。

据展商介绍,陕西是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曾有十四个国家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都,包括了周秦汉唐四个统一的王朝。这些遗物承载了中国最辉煌的盛世回忆,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民生文化、对外交流等各个层面,展现了华夏人民灿烂辉煌的历史和奋发有为、包容大度的文化自信,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按朝代分为“宗周”、“东方帝国”、“大汉”、“盛唐”四个部分。

第一单元宗周

西周经历了11个王朝,12个王朝,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时代。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道德精神、青铜铸造工艺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文化的特点。周人在陕西长期活动,以“制礼作乐”为中国礼乐文明树立了榜样,“礼制”也因此奠定了后世的政治、文化基础。

更鼎

陕西故宫博物院

铜鼎是用来烹饪肉类的容器,是宫廷中用于宴请、祭祀等礼仪的主要工具。“钟鸣鼎食”就是以鼎、钟为代表的贵族礼仪乐器。在西周中期之后,鼎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形式,一般是以单数组合,并根据使用者的级别和身份来确定使用的数量。而青铜鼎则是王权的标志,在古代,人们经常用“移鼎”来表示王朝的更迭。

友父簋

陕西故宫博物院

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食器,它主要用来盛放烹调的菜肴。簋在商周时期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工具,在宴乐和祭祀中,多以“偶”与“列”相结合。

第二部分:东方王国

秦国是秦国建立的,经过五百多年的努力,才从一个边疆小国,一跃成为了七大霸主之一。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废分封,建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秦朝使得中国的古代政治体制由“封邦建国”改为以郡县为中心的“帝国”,其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盔甲武士俑

秦始皇陵墓

盔甲武士俑是秦朝军队中的普通士兵的标志,在秦俑1、2、3号坑中都发现了这些兵马俑。这些盔甲士兵是重装步兵。从发掘的位置来看,他们有的是随行的步兵,有的是单独的步兵俑,而几乎所有的兵马俑都是拿着武器的。秦始皇兵马俑的数量之多,对中国古代步兵历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两诏文铜权

秦始皇陵墓

秦朝建国后,用秦制统一了国家的度量,所以在这件器刻上了始皇的旨意,并把它作为标准。铜权形如钟形,中空,高身,上有环状纽扣,表面17个棱角。权体刻有秦二世皇帝二十六年的圣旨。秦始皇的圣旨40个,秦第二个皇帝的圣旨60个。秦二世即位后,加刻第二道诏书,这两道诏书都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事实。

陶权“廿六年诏”

陕西故宫博物院

由灰陶制作而成,质地精细。整个为覆钵,上部有桥形的把手,钮下有圆形的孔洞。其上有秦始皇二十六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共有八个行,四十个字。这是秦始皇在六朝灭亡后颁布的统一度量衡文,与《二十六年》所刻的文字一模一样。秦权陶器出土甚少,其上有文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此“廿六年诏”为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见证,极为宝贵。

第三部分:大汉气概

刘邦于公元前年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早期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武帝推行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使得西汉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同时,随着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汉王朝的开放和交流越来越多,汉王朝也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强国,展现出开放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与天无极”

陕西故宫博物院

瓦当是在皇宫或更大的建筑物上,用来遮住屋顶的屋檐。这件瓦当上刻着“与天无极”四个大字,而“无极”则代表着永无止境,“与天无极”则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塑衣男仆役俑

汉景帝陵墓

陶俑全身涂着黄色的颜料,圆脸,黑色的胡须,红色的嘴唇,脸颊上有一条飘带,头上戴着一个发髻。一袭三重直裾,腰间系有腰带,裙边有一圈喇叭形的裙摆,一直垂到脚面。他双手垂在袖子里,左手手肘内侧有一条狭长的口子,这是用来刺剑的,他双膝微曲,穿着一双方靴。表现出一种忠于职守,恭恭敬敬的官员或仆人的形象。

玉质圆雕

咸阳博物馆

这是一尊玉像的头颅,在脖子的斜侧面被折断。翡翠为绿色,采用圆雕、浮雕、阴线雕等工艺。头戴高冠,面如柳叶,鼻子修长,嘴唇微张。阴线刻眉毛、胡须、发髻,发髻呈发髻,有发髻。该玉俑头部材料精美、造型逼真、雕刻精美、保存完整,是一种难得的汉玉艺术品。

第四课盛唐的天气

李渊于年创建了唐朝。历代帝王都在努力治理国家,创造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为后世所称颂。盛唐之际,丝绸之路空前兴旺,各国商人往来,各国往来,文化往来频繁,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达到鼎盛。陕西位于唐朝的心脏地带,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五瓣花盆

法门寺珍藏

直到法门寺宝塔宫的挖掘,法门寺的秘色瓷才成为唐代秘色瓷的标准。秘色瓷是中国官窑瓷的发源地,它的色彩在唐朝被称为“千峰翠色”,它呈现出一种绿色,就像是一片森林,质地非常精致,有的器皿的底部是凹陷的,这种设计让光线照在里面,就像是一个湖泊。

素面银盘,

陕西故宫博物院

何家村的窖穴中发现了大量的银器,说明了唐代的冶炼工艺是多么的先进。唐朝曾使用“灰吹法”来冶炼白银,也就是利用炉膛和吹风来进行冶炼。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银-铅互熔,将银溶解在铅中,再通过空气将铅氧化,从而得到银。素面银盘何家村墓葬共出土21件,其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可以认为是同一批次或组合使用。以金银为器者,延年益寿的思想,在我国古代许多朝代都盛行于皇亲国戚之间,而唐朝更是将此思想发扬到了极致,认为“金银为食,可获长生”。

镜面如镜

乾陵博物院藏书

这面铜镜是在乾陵墓章怀的墓中发现的,很有可能是章怀的儿子李贤的夫人清河房氏的遗物。铜镜背面有蔓草,青龙,鸾鸟,麒麟,凤凰等吉祥的花卉鸟兽,其上有32个篆体篆文,以“鉴若止水,光耀如电,仙人来磨,灵妃去照”,所以得名“鉴若止水”。这是一面精美的铜镜,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做工精细,可以说是唐人最好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