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冰的兵马俑,活生生的秦王朝云雾阳光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区,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乘坐公共交通前来可谓漫长的旅途,要经历排队、推销、堵车、坑人的黑导游等多道关卡的前后围堵方才能够抵达。还好只要正确的到达了景区,一切就都规范起来。如果没有做过很多攻略,或是缺乏对相关历史的了解与积累,坑内的兵俑就是冷冰冰的砖石,找上一位导游讲解不会让你枉费此行,青灰色的俑坑背后无不充满了生动的历史。

天空显得有些阴霾,大朵大朵的云彩遮蔽了蓝天,有些憋闷。兵马俑有三个展厅,其中一号展厅最大,我们的参观也由此开始。

兵马俑于年3月开春时节,被几个忙碌农活的农民在打井时发现,泥石俑的严肃表情吓坏了他们,以为触怒了土地爷,还好有不那么迷信的,向上级报告,最终让沉睡了千年的兵马俑重见天日。发现人之一的杨志发,现已成为兵马俑的名誉馆长,一夜成名改变了他的生活。本身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不仅做起了签名售书的工作,有时甚至还要负责接待领导与外宾。

兵马俑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传说,每名奴隶都要制作一个和自己完全一样的士兵俑,有些人甚至直接被浇筑了材料,方才显得栩栩如生。由于兵俑过于逼真,从发现到考古,没有勇气和胆量恐怕都是难以胜任的。

一号坑为东西的长方形坑,长米,宽62米,共有五个门道。车兵为这里的主体构成,成矩形联合编队。每个过道内有四列武士,或身着战袍,或披带铠甲,中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一号坑的西侧是开挖以及科研用地,一尊尊正待修复或上色的兵俑整齐排列在俑坑中。周边可见不少碎片和其他修复工具。大概是周末的缘故,除了几个站在俑坑边上的保安外,并见不到修复文物的工作人员身影,不知道专业人士一般什么时候抛头露面,想必一定有不少人对他们的工作感到好奇。

接下来是二号和三号坑。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相比于一号厅,虽然面积小了很多,兵俑马俑的数量也少,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包含了骑兵、战车和步兵,是多兵种特殊部队。

二号坑还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其中有不少单独展示兵俑和器具,他们应该都是三个坑中的精品了。

三号坑只有多平米,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从三号坑的内部布局看,似乎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这里共出土兵马俑68个,数量最少,但却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导游毕竟是要靠接单数量来赚钱的,一路讲解下来时间比较赶,也就不到40分钟,外加游客总是很多,很难尽兴。不妨趁热打铁,在讲解词还没被忘记的时候多看一看,从自己的视角感受其中的故事。

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别忘了坐上免费的摆渡车去秦始皇陵转一转,沿途还有不少售卖周边礼品的小店。瞧瞧人家卖的人偶,萌萌哒爱不释手,即使是男生也几乎要忍不住冲动抱一个回家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