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钟鼓楼: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中国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
大雁塔: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大雁塔北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创造的新纪录有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年—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内,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年),是为供奉纪念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的灵塔所建。后其弟子窥基和圆测也长眠于此,灵塔陪侍左右,兴教寺由此成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
兴教寺塔位于兴教寺西跨院内,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三塔”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苍柏翠竹之中,成“品”字形参差耸立。
大明宫遗址: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年,大明宫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清池:华清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五大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
大唐芙蓉园:分别从帝王文化区、女性文化区、诗歌文化区、科举文化区、茶文化区、歌舞文化区、饮食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外交文化区、佛教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儿童娱乐区、大门景观文化区、水秀表演区这十四个景观文化区,集中展示了唐王朝一柱擎天、辉耀四方的精神风貌、璀璨多姿、无以伦比的文化艺术,以及它横贯中天、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
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区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平方米,展厅面积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明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年),洪武十一年(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玄武门:太极宫玄武门遗址位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位于自强西路的纸坊村和铁运校中间。文物保护部门用铁栅栏保护;尚未进行开发;遗址尚保存有巨大的夯土台基。这里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地方。
碑林博物馆:碑林创建于公元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
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年唐玄宗书写的。
骊山: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
翠华山: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米,面积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由于峪口有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年)修的太乙宫,又称“太乙山”,传说太乙真人在此修炼,而得此名。
翠华山始自中国秦王朝,是历代王朝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秦始皇在此狩猎休闲,汉武帝设立祭天道场,祭拜太乙真人。秦圣宫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宫。
大唐西市:占地约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80多亿元人民币,规划建有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商旅街区、国际古玩城、西市城·购物中心、大唐西市酒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城、胡姬酒肆演艺中心等八大业态。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整个区域高差悬殊、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多瀑布、急流和险滩,形成了丰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观。园内有石门、月宫潭、石船子、黄羊坝、桦林湾五大景区。
青龙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城东南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从大雁塔向东北方向1.5公里即可到达。
该寺前身是灵感寺,唐武德四年()寺废。据传,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
汉城湖公园:开放范围为北到封禅天下片区,沿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等片区,南到崇威桥,以及入水口的安门盛世广场。在3公里长的湖面两岸游览封禅天下广场、大汉疆土地雕、汉武大帝铜像、汉城湖展厅、音乐喷泉、水车水磨、景观桥梁、天汉雄风浮雕、神明台、安门主入口广场、入水口等42处水文化、汉文化主题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