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当我们发现一件小时候的玩具、一个旧的作业本,甚至是少不更事的时候画在墙上的一个小小涂鸦,总是要感慨一下过去。
十几年、二十几年这样的时间概念总会在这种瞬间被模糊、被淡化,一个小小的物件好像能让我们好像看见当年的自己一样。
那么,当我们看到几千年前的东西的时候,都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甚至去触摸、去保护、去解读的时候,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在秦陵当医生
兰德省经常说,自己是个医生——是给秦朝人治病的医生,他的工作是给秦始皇的士兵们治病,让他们可以尽快回到自己的军队里面去。
兰德省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他给秦人当“医生”当了22年,一共“治”好了个秦人。
秦始皇,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生活的时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按照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大概是公元前两百多年。
两千多年的地壳运动和烟熏火燎,加上出土之后的氧化几乎让这些秦俑面目全非,大部分秦俑身上的彩绘都氧化剥落了,还有很多残缺不全,甚至有一些重见天日的时候,只能被称为碎片,而不能被称为秦俑。
尽可能把这些残缺的零碎复原的工作,是极其枯燥而且困难的——按照兰德省22年复原了个秦俑来算,平均两个多月都要和同一个俑打交道。
兰德省说,修复陶俑这份工作在他看来,做不好,就是对不起先人。
萧伯纳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人生更像火炬,而不是蜡烛,这只火炬我们只是暂时拿着,总有一天要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火焰尽可能燃得好一些。
在五千年的文明面前,我们都只是火炬手,我们这一代人从先人手里接过一些东西——不是拥有,只是保存,总有一天我们要交给下一代的。在交接的过程中,哪怕想做到前不负古人,后不负子孙都太难太难,能求的不过是个问心无愧罢了。
当我看到五千年文明
我们为五千年的文明而骄傲,可有时候也常常疑惑于,这五千年的文明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古玩字画当不了吃喝,唐诗宋词和GDP很难扯上什么关系,哪怕是先贤们最伟大的思想,也不可能解答实验室里某个和预想中不一样的数据。
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小小的瓷瓶或者瓷杯价值一套房子的故事——还是一线城市市中心的房子。
这种时候每每会想,凭什么呀?再好看的瓶子也不过是个瓶子,本质上跟我们平时吃饭喝水的杯盘碗盏也没什么区别吧,怎么就能值这么多的钱呢?甚至还让这么多人心驰神往。意义何在呢?
其实有时候,就是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瓷瓶瓷杯、字画古籍构成了我们最基础的审美,构成了我们和这个世界独特的对话方式。
比如看《琅琊榜》的时候,我们好像并不需要什么审美基础,就能毫无障碍地欣赏梅长苏的缓带轻裘,感知到古朴的场景的奇异和谐感。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藏在基因里的密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唤醒,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吧。
其实这些意义,有时候并不需要被思考,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已经足以说明这一切了。
所谓文明,到底在哪里
再比如说,中国的女孩子们,会喜欢“衣袂飘飘”的感觉,喜欢柔软飘逸的阔腿裤,喜欢风一吹就飘飘欲仙的长裙,喜欢垂顺的衣摆和发丝随着我们的每个动作律动的奇异美感。
其实仔细想想,在对衣物的审美中,追求“飘逸”和“仙”,好像是中国的女孩子们所特有的。比如阔腿裤,西方的T台上更常见的其实是立体的剪裁。
这些“飘逸”的气质,相对于时尚杂志,我们甚至在莫高窟的壁画上更容易找到——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更加亲近。
曾经有关于“汉服”的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的讨论,有人以为汉衣冠作为“民族服装”应当被保留和发扬,也有人以为汉衣冠到底是什么,本身就是个很难界定的问题。
可其实有时候我们想想,哪怕是在最日常的衣物里,也可见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
除了飘逸柔软的阔腿裤和长裙,常用面料中的丝绸、棉麻,乃至于领口袖口的纹绣、衬衫扣子的数量、不对称的门襟,无一不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重新解读。
所有融合了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气质的衣物,都能被成为“汉衣冠”,甚至隐藏在这些地方的,就是文明新的生机。
比如和敦煌壁画上一脉相承的飘飘衣袂,就是这个民族的文明在当下的生活里新的生命力啊。
我们无法得到的答案,也许是因为这些东西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们甚至是我们生活里最朴实的东西,木头筷子、陶瓷调羹,乃至于小时候手腕上的银手镯,课本上“淑女”“君子”之类的字眼。
因为有这些,所以我们长成了现在的我们,我们无法界定,因为哲学时时都在,因为有来处,所以我们从来都知道去处。
甚至不需要要求自己对所谓的文明抱有敬畏之心,因为一个孩子爱自己的母亲是不需要被学习的——谁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告诫自己,我要爱我的母亲呢?爱是本能。
遵照自己的本心,活成自己想活的样子,就是对中国人、对五千年文明最好的诠释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