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晚的《只此青绿》,到张艺谋导演编导的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听到人们由衷地称赞太美,我也很自豪地说,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能创造出这么多美的富有艺术感的事物。
自豪的同时,我常问自己,艺术来源于什么,是刻意创造出来的吗?
直到看到一本名为《大话中国艺术史》的书,让我醍醐灌顶:我们活在当下,却能跨越时空,看见无数世界,领略不同的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艺术魅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公子,是我国国内头部艺术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的创始人。十年来,她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见了古往今来的美好的作品。她还是艺术脱口秀《艺术很难吗》、文博类节目《国宝很有戏》的出品人和主讲人。而她的首部作品《大话西方艺术史》更是在艺术类畅销书榜榜上有名。
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陶瓷、玉器,青铜器等7种艺术形式,帮助我们构建了艺术的知识框架。
书中还收录了4贴经典书法,9幅传世名画以及件艺术珍品,逐一见证了年以来我国艺术的璀璨成就和文明的辉煌里程。
书里没有繁荣的句子和望而生畏的词语,有的是因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而且段段用料,句句有梗,让人拿起书来就会感觉欲罢不能。
01震撼力量的艺术品
很喜欢作者在介绍陶瓷盆、罐时对艺术品进行的评价,在那个精耕细作的年代里,人们吃饱穿暖后,就会有余力来想如何装扮生活的美。因此,美,就是吃饱喝足了,整点漂亮的事儿。
其实在万年的历史里,我国的劳动人民从不缺少创造美的情怀和头脑。
众所周知,夏商周时代是我国青铜器使用鼎盛的时期,这个时候人们会用青铜器打制兵器,酒器,饪食器、乐器等等。用作者的总结就是青铜器既是吃饭,听歌的家伙还是打架的家伙。
站在秦汉时期的时间轴上,我们就要说一说让人心动的秦陵兵马俑,这只庞大的地下兵团,为人们展现了当时“扫平六国、带甲百方”的秦国军队雄姿,如今已成为陶瓷工艺史上不朽的传奇。
在西汉楚墓里,许多石像、画像也被发掘出来。有伏羲、女娲、孔子等古代帝王先贤形象,也有历史上忠勇侠士的故事,尤其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画面,经能工巧匠的双手手,被活灵活现的勾勒出来。
02深含底蕴的书画艺术
谈到艺术,就一定要说一说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南唐李煜想要了解韩熙载是怎样一个人,传说该人沉迷享乐,荒yin无度。
于是李煜找来了画家顾闳中到韩府去侦查。而顾闳中也不负所望,高度还原了韩府宴会的五大场景。
高朋赏乐。宴会上在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天后级乐姬的琵琶曲。
击鼓观舞,载笑载言,家宴的氛围妙不可言。
沐浴休憩,满屋皆香艳,看似祥和,却充满了不可描述的想象。
惬意听曲,悠闲自得。
曲停,宾客尽散。
画很美,但是作者的点评更有韵味。作者说,这幅画其实更像是艺术版的碟中谍。
你以为纸醉金迷的韩熙载,实际却表情悲凉愁苦,透露着世人皆醉唯吾独醒的伤感,难道他已知顾闳中是皇帝派来的间谍吗?
书画不分家。说完了话自然还要提到书法,书法是何物?你以为就是把字写好叫书法吗?其实不然。
作者说书法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法,而是书写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笔墨,好像从开始落笔就没有停断过,写到笔枯少墨,也顾不上蘸墨,满腔的怒火发泄出口似乎要把纸捅破。
白发人送黑发人,亲人却尸骨不全,这样的心境下该有多么的悲苦。
说到书法家还要提一个颠覆我们认知的人,你猜到了,对,这个人就是李白。
李白在四十岁时,官不得志,不得已离开长安。
路上,忽然想起了忘年之交,司马承祯。于是他站在阳台宫回忆司马成承祯,之后留下了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
文字苍劲有力,行云流畅。心中的情感也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和阶段。
未来迷茫,人生渺茫,世事无可逆,其实只是时间的无常。
03人才是核心要素
除了山水风景画书法,作者还在书里提及了45位艺术家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艺术人生。
受徐悲鸿倾情推荐的画家潘玉良,她的自画像更是意义非凡。她的画曾被法国罗浮宫收藏,而且在法国当局还规定不允许携带潘玉良的作品出镜。
潘玉良能有当初的成就感,这也得益于帮助她的潘赞化,把她从青楼中解放出来,找老师教她画画,其后学有所成。
尤其是在安徽博物院里保存的他的自画像,如果你试着在试着跟画像中的她,对视几秒就是有冒冷汗的感觉。
其实这幅画就是她在向世人告知,虽然他不美丽,但是她很勇敢,不在乎别人冷漠的目光,已经成为了那种为自己而活的强大女子。
老实说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心情澎湃。虽然我依然不懂那些山山水水的画法和技工,虽然我的字不管怎么练依然难看,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不懂不会也不能阻止我向往艺术的那颗心。艺术的发现与呈现是不分行业与地域的。就像作者说的,艺术让我们获得的或许不是技巧,而是知识本身。
那些成为我们头脑中为我们所用的知识,才会使我们受用终身,促使我们快乐一辈子,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