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看懂秦始皇兵马俑队伍之间的土堆有什

秦始皇兵马俑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墓葬雕塑群,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人们在欣赏着这些栩栩如生的人形俑、战马俑时,也会注意到一件事,在两排俑之间的地方,会有一些土堆将方阵队伍隔开,与精美的兵马俑显得格格不入。

那么,这些土堆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考古工作者没有对这些土堆进行进一步挖掘呢?

对于这些土堆的作用,根据学者们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功能:

其一,这些土堆作为整个兵马俑的承重墙,有防止塌方的作用,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在修建隧道地铁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塌方。

秦始皇陵占地面积十几万平方米,高几十米。在两千多年前,这简直是一项让人无法理解的巨大工程。

而在建造陵墓之初,当时的设计师就是用兵马俑之间一道道坚实的土堆来当作承重墙,防止陵墓顶部结构塌方。

这些土堆压得非常夯实,且质地坚硬,甚至比现代建筑的承重墙还要坚固。作为数以万计的兵马俑的保护者,这些土堆矗立了两千多年,背负着自己的使命,扛住了大多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为后世留下了完整的兵马俑群进行历史研究,实在是功不可没。

其二,这些土堆也可以为诸多陪葬之物做参考。这就好比当今社会,每当需要管理数量较大的人群时,会设置一些代号来进行区分。大到一个国家对省份的区分,小到一个公司,对各部门的区分。

而秦始皇陵内的兵马俑数量众多,也需要列方阵,划定区域来对这些队伍进行区分。

在秦始皇陵修建之初,设计者就对兵马俑进行了井然有序的排列。分为步兵、骑兵、车兵、攻弩手等。并用这些土堆对他们进行了隔离,以表达分别列阵的目的。

有人对此提出了疑问,既然兵马俑已经现世,目前挖掘出的兵马俑坑已经被国家就地妥善的保护了起来,建立起博物馆,供人们研究欣赏。

这些土堆已经完成了作为承重墙的使命。为何考古工作者不挖掘一下其中个别土堆,看看里面是否藏有其他文物呢?

有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首先,这些土堆也是作为遗迹文物而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为整个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完整性提供了保护。

整个俑坑的结构构造,考古专家们已经分析清楚了。这些隔墙土堆之下,大概率不会埋藏其他东西,自然就不会对现有结构进行破坏性挖掘,来毁坏这些遗迹。

其次,即便一些土堆里可能会存在一些文物,但是按照目前文物保护手段来看,一旦对俑坑内土堆进行挖掘,会存在文物被破坏的风险。

如果土堆里面真的有文物,它们突然现世,我们真的能保持他们的完整性吗?一些考古上的惨痛教训,也让考古工作者们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

比如,当年在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时,大量明代丝织锦缎突然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有的逐渐腐烂,有的失去了刚出土时本身的色彩。与其类似的,就是现在我们观赏到的陶土本色的兵马俑。

在挖掘之初,其实表面上是具有色彩的,由于湿润空气的侵袭,才让这些兵马俑的颜色逐渐消失,这是让人非常惋惜的事。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全人类的瑰宝,目前挖掘出土的永康,按照整个秦始皇陵的面积来看,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现阶段,没有掌握先进有效的文物保护手段时,考古工作者们绝对不会做出任何破坏性的挖掘。不会让明朝定陵的悲剧重现。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