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1],对于大学历史教学而言,受众(大学生)思维较为成熟,已经能够很好地通过观察和合理想象获得更好的求知体验,大学课程资源地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相关论著颇多。在此基础之上,学者提出了利用实物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构想,一度成为转变历史教学方式的热议话题,并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怎样进一步开发历史教学的新资源、怎样有效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形式,成为人们探索的问题。
课程资源“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它们的获得途径也是多元化的[2]”。本文在前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充分认同前人关于充分利用文字与实物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观点和实践,进而认为,大量实物资源可作为辅助工具以为历史教学所利用。这里的实物,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品、工具,它可以是实物史料,也可以是现代物品,既包括前人提出的如钱币等文物,也包括历史物件模型、书籍、部分生活用品用具等可在课堂上展示的物品,还包括课堂之外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遗址等。
一、运用实物资料辅助大学历史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实物资料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首先,实物资料可以是历史文物和生活用品,教师可以根据条件精心选定。现在流传的大量的文物(也可是仿品)如钱币、纪念币、铁器、青铜器、丝织品、票券等是比较容易得到的,生活用品如毛笔、宣纸、书籍、模型等更是多见,可用于历史教学的实物来源是非常广泛的。其次,就高中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等方面来说,其都有一定的基础,有能力对实物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和分析。
实物资料的使用,对大学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也很明显。与文字描述和口头解说相比,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通过对实物的运用,教师可以避免部分枯燥的史实讲述与结论灌输。实物资料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更有一种“就在眼前”的感觉。适当的运用实物资料辅助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有利于调动同学的兴趣。通过实物资料,学生能够直接“观看”历史,通过将眼前的实物与历史联系起来,可以一定程度淡化所学内容的“遥远”感,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其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物资料的运用,要求学生对相关实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和鉴赏,通过把实物资料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并进行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其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强度。
再次,教师可以避免知识的硬性灌输,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实物资料的运用,需要学生的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主动获取知识,从而避免了硬性的灌输。
二、运用实物辅助大学历史教学举例
(一)历史文物
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3],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直接证物,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信息。可能许多人认为凡是文物就都很贵重,应当大力保护,不宜轻易拿到课堂上进行运用。事实上,文物的种类很多,价值也大不一样,有许多经济价值较小、便于携带、不易损坏的文物是可以拿到课堂上辅助历史教学的,比如一些硬币、纸币、票券及青铜器铁器等。这些物件在文物、旧货市场上很容易得到,且价格不高。对于部分文物,也可利用广泛流传的高仿品代替。在大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文物的运用面十分广泛。比如,在讲授青铜文化课程时,可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青铜器(市面上的青铜真品或仿品玲琅满目);又如,在讲述瓷器文化时,可用到一些价格比较合适的古代瓷器,如市面上的明清以后的瓷器文物很多,收藏价值较低的瓷器价格往往并不昂贵,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的,这些文物资料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是很有助益的;再如,钱币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媒介,而市面上流传的许多常见的古代钱币价格不算太高,在讲述古代经济发展课程史,古代钱币可以作为课程导入或课堂讨论的重要工具;又如,近现代以来的许多文物如民国时期的各类银元、法币,建国后的粮票等,遗存量都很大,是可以在相关的课堂上进行运用的。
(二)模型、书籍
一些跟历史事件有关的模型和书籍也是值得运用的。许多文物的模型是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的,如兵马俑模型、编钟模型、书简模型、司南模型、浑天仪模型等等。而有的模型是根据历史记载所作或为后人想象加工而成,如冶铁水排模型、古代纺车模型、水车模型等,现有许多厂家专门制作这类模型,市面上也很容易买到。此外,书籍也可以作为历史教学工具,这里的书籍包括历史典籍的当今印本和今人著作。
比如,在讲述古代书画艺术时,若将一些书画作品拿到课堂上,会很直观地表现各家的艺术风格,并且给同学以贴近现实的感觉,若同学有练习书法的经验,还能藉此发动他们展开讨论和讲述。许多优秀的今人著作也值得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比如在讲述相关知识时,可根据需要将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书籍带到课堂,一方面可以引用书中的观点与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同学介绍历史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向同学推荐优秀的史学读物,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
(三)生活办公用品
许多生活办公用品,也可作为辅助大学历史教学的工具。比如,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可用于文化史相关的课程;印章可用于政治史相关各课程;纸币始于“交子”,亦可在讲述经济史相关课程时进行展示。又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纺织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化学产品繁荣起来。在讲述相关课程时,可将化纤衣物、棉质衣物与传统的丝绸服饰带入课堂,一方面可与当节课所讲内容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衣服这一日常用品将多种生产方式联系起来,增强同学的记忆,并促使其把历史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小块。
(四)博物馆、纪念馆等
博物馆、纪念馆等是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前人对此论述已经很多。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它可“将历史的文字碎片与实物链接起来,给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引导其展开想象”[4]。由于其藏品量很大、一些藏品的认识和鉴赏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在实践中比较适合期末或高年级运用。纪念馆的资源针对性比较强,但往往会涉及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方方面面,适于有计划的课前知识了解或课后的知识延伸。
三、实物资料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时间的安排
由于课时的有限,因此教师须对运用实物资料的时间进行严格的预算和控制。实物资料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要避免其喧宾夺主,占用过多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料,应对实物资料的展示方式(教师展示、学生传看、分组鉴赏等)进行适当的设计。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等,需要较多时间,应作适当安排。
(二)实物资料的保护
实物资料尤其是文物资料,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对其进行足够的保护措施是有必要的。在挑选实物资料时,应尽量选择不易损坏、便于携带的资料,如果可能,可以选择质量较高的仿制品。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时阐述文物的价值与意义,促使同学养成爱护文物的高尚品德[5]。
(三)实物解读的把握
实物资料的运用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在教师带领之下学生对资料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在运用实物资料之前有必要做十足的准备,应预设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运用实物资料时,或由同学自己讨论解读、教师进行升华,或由教师解读、学生延伸拓展,教师都应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