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家李秀珍近来驳斥英国广播公司网关于兵马俑的报道。她表示,此报道断章取义,夸大了她关于西方对兵马俑影响的言论。
10月12日,英国广播公司网发布的报道中指出,考古学家发现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的灵感可能来源于古希腊。
这篇报道引用了秦始皇陵博物院资深考古学家李秀珍的言论,“我们现在的观点是兵马俑军队、马戏杂耍陶俑和青铜雕塑的灵感源于古希腊雕刻和艺术。”
然而,李秀珍反驳英国广播公司网的这篇报道,批评其断章取义,忽视了她与英国广播公司网记者的采访内容。
李秀珍指出:“我认为兵马俑可能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它们是由中国人独立制作的。英国广播公司网夸大了我在采访中关于对兵马俑的灵感启发来自西方文化的内容,却忽略了我的主要观点。”
李秀珍指出,兵马俑的创作还源于中国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比如说,当地的土、艺人和传统墓葬文化等。
她还强调道,这篇报道把她的观点置于维也纳大学倪克鲁教授之前。二人意见相悖,而报道中却表现出两人持有相同观点。
从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倪克鲁教授认为:“我想象曾有一位古希腊雕刻家来到秦陵,指导培训当地人制造兵马俑。”
李秀珍持相反意见,她指出:“我是个考古学家,证据是根本。在兵马俑士兵背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希腊人的名字,这一点证明了我的观点,即并没有希腊艺术家前来中国培训当地人创作兵马俑。”
延伸阅读:
古希腊或曾帮助中国打造秦始皇陵兵马俑
近日,考古学家声称已找到证据证明,希腊人可能参与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设计,这一发现或能证明中国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开始同西方交往。
守护秦始皇陵的座兵马俑可回溯至公元前3世纪,吸引了许多历史学家的目光。如今,专家称,这样的等身塑像是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甚至,古希腊的雕塑家还可能参与了兵马俑的设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高级考古学家李秀珍表示,此前的DNA图谱研究显示,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存在古欧洲的DNA,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兵马俑的历史。“我们现在已经找到证据证明,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就已经与西方有往来,”李秀珍说到,“中西方开始交往的时间,比我们实际认为的要早很多。”
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开辟,建立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纽带。新疆发现欧洲DNA也证明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同西方建立了联系,比著名的马可波罗访华早了年。秦始皇陵就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省西安市,和新疆非常接近。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佣此次最新研究显示,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兵马俑、青铜鸭塑像、青铜天鹅塑像与青铜仙鹤塑像上都带有部分希腊风格。专家还指出,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建立等身人像的传统。维也纳大学亚洲艺术历史学院倪克鲁教授也参与了此项研究,他向福克斯新闻表示,秦始皇陵建立之前,中国的墓葬中几乎没有使用雕塑,更不用谈等身塑像。“在墓葬中使用如此大量的雕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他说:“所以,很有可能这种技法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其它国家。”
根据兵马俑上的一些痕迹来看,倪克鲁认为,可能曾经有一位希腊雕塑家到访中国,并教授了当地人制作塑像的方法。同时,他也认为古希腊雕塑艺术流入中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四世纪,倪克鲁表示,秦始皇肯定受到了当时某位希腊雕塑家的重大影响。“中国之前没有制作雕塑的传统,也没有资料显示两种文化之间有直接的交流,所以要找到这其中的联系非常困难,我在一本古籍中找到了一段介绍,这本古籍的成书时间大约是秦始皇死后的一百年内,书中说到,当时的中国人在中国西部的边界上发现了一座塑像,并以它为原型,制作了兵马俑。”
(截图源自腾讯视频:BBC纪录片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
秦始皇陵出土的一些青铜鸟像也证明,之前,古中国并没有掌握古希腊和埃及的雕塑技术。李秀珍在发言中表示:“我们认为,兵马俑和始皇陵墓中一些其它的青铜像都受到了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同时,考古学家也认为,始皇陵墓比之前学界认为的要大——98.4平方公里,而学界一开始认为陵墓只有56平方公里。据遥感技术和地面穿透雷达显示,秦始皇陵下面有一座人造金字塔,长宽均为米,高13.7米。同时,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墓道、始皇妃子的墓室,陵寝以及一条宽为65.8米的通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世于年,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人类的瑰宝。10月16日,国家地理频道播出了BBC拍摄的纪录片,片名为“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译名)”。
BBC纪录片:MegaTombRevealed
中文名: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
来源:ChinaDaily
翻译:IICC-X闫田田
往期文章精选
点击标题查看
古希腊或曾帮助中国打造秦始皇陵兵马俑
王巍:丝绸之路比你想象的更久远
玲珑澄澈缤纷东西:中国考古发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
荣新江:“丝绸之路”上的奇闻轶事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急?
古代从长安到敦煌走多长时间?
全网首发
纪录片《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全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