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的观点,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为自己制造陵墓的时候制造并安放的。但是老严找遍了相关资料,并没有找出对这些兵马俑的年代鉴定。碳14鉴定是比较简便,花费也比较少的,但是误差比较大。秦始皇兵马俑却连碳14鉴定也没有过。
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年代鉴定,依靠的是出土的文物,主要有两个信息点。第一个是在一枚青铜的戈上发现了“寺工”两个字。寺工是秦始皇时候的官名,主管兵器制造等。所以这的确有非常大的说服力。而且这个官名在更古老的年代里并不见记载,可能是秦始皇首创的。
第二个信息是,同样是在这一枚戈上,有一列字: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而根据史记的记载,吕不韦作为秦朝宰相,的确同时主管兵器制造。
因为这两处文字信息,所以确定兵马俑属于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这里有一个知识点,那就是青铜兵器具体什么时候才被弃用的?根据考古出土,早在西周初年就已经有了铁兵器。相对于青铜来说,铁矿更为丰富,然而铁兵器并没有取代青铜兵器。
原因之一是青铜兵器更容易铸造,因为铜的熔点只有度,而铁的熔点在度以上。原因之二是青铜兵器更为坚硬,在没有科学比例的合金铁兵器的年代,铁兵器相对杀伤力不那么大。
所以在兵马俑出土青铜兵器并不能把年代推得更远。在秦朝时候,青铜兵器的确是大量应用的。但是用这一枚戈来推断兵马俑的年代并不严密,因为戈属于可移动文物,也有可能是后人进入之后留下的。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第1个是史记的记载,对秦皇陵讲得是比较详细的。讲了穿透骊山,制作机关,用铜铸椁,用水银仿造天地景象,用秦始皇没有生孩子的后宫殉葬,所有建造陵墓的人也被封死在里面。之后重新种上草木,让人看不出骊山内部是被动过工的。
但并没有讲到兵马俑。而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以及附属设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司马迁竟然丝毫没有提到,殊为可疑。而且兵马俑坑内并没有发现大量的人体骨骸,这和把建造陵墓的工匠封死在里面相矛盾。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建造陵墓,总共花了39年,征用了70万人。为了保守秘密,应该是这70万人最终都死在了骊山内部。秦始皇有宫嫔妃,具体人数不明,但应该数以千计。其中生了孩子的毕竟只是少数,无限接近%的都被殉葬了。两项数字加起来数量非常庞大。
当然老严这个论点并不能%否定兵马俑属于秦始皇陵等一部分。因为建造有个先后的问题,也许是先建造了兵马俑,然后建造了陵墓。所以上面的这些人头数都在坟墓里面。而秦始皇陵迄今为止尚未真正发掘,我们也无法预知到底有多少冤魂在里面。
第2个问题,是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其实并不在一个地方,两者相距了1公里。到目前为止,兵马俑并没有发现通向秦陵的通道。所以把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看作是同一个系统,逻辑上也并不严密。
再次声明,老严只是分析可能性,并不是就否定兵马俑属于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但是我的确认为,有可能兵马俑和秦始皇陵之间并没有关系。因为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虽然老严接下来要讲的这种可能性惊世骇俗,但却是存在过的历史真实。
这就是远古时候的神。老严曾经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论证过,那时候的神属于硅基生物,是用泥土为原料制造出来的。老严讲过大量的证据,这里就不重复,只是简单列举出来:
关于女娲、耶和华、普罗米修斯等用泥土造人的传说;山海经所记载的神是要吃玉的,玉石和泥土的主要元素是相同的;远古的神有相当长的寿命,这和硅的化学稳定性是相符合的;神死了之后遗体不容易腐烂,西汉时候还发现过尧时期的神的遗体,这也是和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相符合的;等等等等。
当然还有一点,在远古的文字记载中很明白,那就是这些神是制造出来的,他们的造物主是来自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人首蛇身的生物。而在中华大地上就是伏羲女娲。他们制造出来之后身体不会再生长。
所以所谓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不是远古时候制造神的场所?因为不可分析的原因,最终这些成形的人佣并没有孵化成神。
中国的情况还跟国外不一样。国外的神大多灭绝于大洪水,而中国因为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没有受到大洪水的灭绝性影响,所以有大量的神活了下来。这在山海经里记载得非常清楚。另外国外的人首蛇身的生物并没有在他们活动的地方留下后代,直接就回到了自己的星球,而伏羲女娃子留下了后代,那就是少典。
那些活下来神中的一部分以及伏羲女娲的后代都会制造神。山海经所记载的开明兽、树鸟等神就是后期制造的。夏朝灭亡之后,诸神不知去向。而从这时候上溯到伏羲女娲时代已经上万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有神在骊山塑造了这么一个地下世界,但最终没能成功孵化,从时间上来说是足够的。
虽然本文的结论只是一种假设,但完全可以预料,读者中绝大多数是不会认可的。老严之所以这么断定,是因为上古文明的真相,虽然保存在山海经里,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读懂山海经。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就没有看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