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手工艺品大国,古时的中国手工艺人能够在一枚小小的桃核之上刻上生动的人物,现代中国的手工艺人也同样可以做出无数精巧的手工艺品,出口到国外,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古人创造的和手工艺相关的奇迹有很多,其中最为瞩目的或许就是兵马俑。还有非常多的游客专门去往西安,就是为了能够一睹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样的世界奇迹。秦始皇在位时,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去世之后的生活,他想让自己能够始终都不是孤身一人,但是又不可能杀掉许多人陪葬他,于是他想到制造一批兵马俑来保护自己这个方法。兵马俑颜色复原后,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有一种颜色至今无法复原。秦始皇非常注重兵马俑和真人的相像程度,所以在打造兵马俑的时候,秦始皇就派了李斯这个办事牢靠的大臣来完成这件事。李斯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让工匠们根据真人去打造兵马俑。工匠在打造兵马俑的时候,非常的小心翼翼,如果他们打造的兵马俑不能让秦始皇满意,那么很可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细节处都非常值得人们去观看,不过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的大部分兵马俑都是黑色或者灰色,所以大家也觉得兵马俑的颜色就是这样的。实际上,随着临潼一个新发现,考古专家们才发现,原来兵马俑是彩色的,这件事也令非常多的专家学者震惊。某知名度很高的杂志也对彩色兵马俑进行了还原,还原图里,兵马俑的颜色五彩缤纷,看起来倒不像是战士,而是某场节日盛典里的活跃气氛的人群。大多数人对于这个知名度很高的杂志的兵马俑还原图进行质疑的原因都是,兵马俑的服装并不统一,但是这实际上就是在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问题。毕竟,服装,语言,行为习惯,都是会根据时代的更迭发生变化的,所以古代人的军队细节也和我们现代人想的不一样。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秦朝的军队之中的成员有很多也是别的国家军队的成员,所以他们的服装也都不一样。根据相关记载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出土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灰色或者黑色,它们的色彩都非常的鲜艳,颜色饱和度很高,而且颜色还主要是红色和绿色。但是,因为彼时的考古专家们在文物保护意识这一块还比较薄弱,所以在兵马俑出土之后,考古专家们都没能很好地保护好它们,最终它们在空气中因为氧化反应,颜色都退去了。这些兵马俑甚至还出现了脱水和剥落的现象,这让考古专家们非常的心痛,但也无济于事。其实,在此前项羽就已经找来30人去破坏秦始皇陵,这个时候兵马俑就已经遭到了烧毁。而且《汉书》之中也记录了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孩子本来在放羊,因为羊跑到了秦始皇陵的一个洞里面去,所以小孩就拿着火把照亮道路,然后进到洞子里面去找自己的羊,但是这个洞子竟然着了大火。在工作人员在对兵马俑坑进行清理的时候,也发现其中的很多兵马俑都呈现出了被火烧过的样子,许多兵马俑彩绘也就这样被破坏掉了。兵马俑的颜色如此容易被破坏,实际上和兵马俑的上漆工艺流程有着极大的关系。兵马俑上色分为两步,一开始刷的那种漆也是在和空气接触之后才会变色,变色了之后人们再去绘制,最终才能绘制出彩色的兵马俑。但是这种漆对于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旦环境和原来不一样,那么这种漆也就会被破坏掉。兵马俑的表面还有一些别的物质也会让兵马俑的颜色遭到破坏,而考古专家们轻轻碰一下,彩绘就会掉落。兵马俑之中,有一种颜色至今无法复原,那就是中国紫。这种颜色的消失,让人们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寻找,但都没有找到,专家学者也感觉非常的遗憾。我国还是有非常多优秀的手工艺者,他们建造出来的手工艺品,蕴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令人敬佩。参考资料:《秘色越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