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看中国艺术之美别让它随梦华录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4/4302316.html

小冒坚持原创的篇

月读20本书16:不想制造焦虑,苛责大家,只是美好呼吁,怀着伟大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细微之事。

PS:我周末安排《纸钞屋》剧评,如果今天追完值得写。

《梦华录》仿佛昙花一现,迅速引发热潮,又因为种种难以理解的价值观问题,让真情实感的观众们快速下头,失望离去。

虽然电视剧的整体质量和口碑因人而异,良莠不齐,但不得不说,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国产剧,在服化道方面的重视提升,精益求精,传统文化可以三不五时清新拂面,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让观众感受到国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清平乐》《梦华录》,确实让很多观众看到了宋朝的文化历史,艺术人文,百样齐放的鼎盛时期。随手拿出来,都是绝对的碾压。

即使不看剧情和演技,观众都能感受到细微用心,无处不在的古代美学高峰——宋代审美。

这一段在一部分观众心中,可有可无的片段,却融合了很多知识信息,如果愿意引申探究下去,包括陶瓷、官窑、茶道、文人四雅事,

素雅简淡,宁静温润的意境之美,如同明前细雨,润物无声,这才是属于中国文化符号的高雅高级的审美情趣。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知识的获取,不能完全来源于虚构的影视剧作品,不加辨别,就信以为真。

就算创作中请了专业人士做顾问,尽可能还原,也无法避免有偏差,有取舍,再创作,凭想象。

真想要了解,就应该寻找正确恰当的渠道,比如最有性价比的方式,就是阅读。

不仅应该阅读经典,甚至可以进行比较的主题阅读。多角度,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去看待同一个话题。

我最近一直在认真阅读的这套关于中国艺术以及中西艺术交流的书,来自于19世纪东亚艺术史学家奥斯卡·明斯特伯格。

他曾多次到访东亚,对当地的人文产生浓厚兴趣并出版了一系列与艺术史相关的著作。

他在环游世界的旅行之后,在与深谙艺术的同好们交流聚会中,迸发了创作的灵感——

收集到尽可能丰富的研究资料,整理归类现有的珍贵图片,在客观描述规模宏大的文献资料和各种汉学家的著作以外,加入自己的评论,来还原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艺术史。

这就是世界范围内著名的“中国艺术大百科”——《中国艺术史》第一卷(年)、第二卷()。

引进国内后,因原著两卷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且论述角度不同,本次出版在保留原书完整内容的基础上,对编辑体例进行了调整,将原著两卷分别以《中西艺术交流年》和《中国艺术年》为名,单独成册出版。

所以,多年前,在德国学者严谨视角下的中国艺术是怎么样的呢?

01从china(陶瓷)看中国审美

从整本书的架构,就能感受到德国人的性格作风,井井有条,严谨细致。

《中国艺术年》从各类有据可考,有实物可以印证的实物出发,主要分为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两大部分,分门别类,清晰论述。

涵盖了中国古代建筑、青铜器、陶瓷、宝石制品、印刷品、织物、漆器与木器、琉璃、珐琅、犀角、玳瑁、琥珀、象牙等器物近件。

作者选择的,就是外国学者很少收集和分析的中国审美。

就拿中国最驰名的陶瓷举例说起。

作者首先给出一个言简意赅的概述,讲述外国主流汉学家对待中国陶瓷的观点:制作于宋代明代的精美珍品寥寥无几,对于那段时期的历史也是知之甚少,更遑论能够认识到中国陶瓷内在的审美风格和发展联系。

不仅仅是陶瓷本身命运多舛,在连年征战和烧抢掠夺中遭到了严重的毁坏,越来越稀少,很难出现在世人面前,就连能帮助现代人了解过去的宝贵史料,图录记载也差点永久消失。

▲宋·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作者尽可能参考了大量文献和著作,按照朝代发展时间线,有详细有简略。

比如汉代及汉代以前,铜才是主流珍贵的材质,而陶瓷更多是一种易得的实用材料,作为摆件日用品,祭祀用品,建筑材料等,积累着制作经验。

唐代开始,诗歌和绘画等文化领域开始有了民族性的成就。佛教的发扬光大以及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之下,雕塑艺术形成了古希腊——亚洲共鸣的风格。

所以那个时期,还没有成为器物界顶流的陶瓷,审美也趋同于当时的青铜器,布匹和漆器,无比繁复,杂乱,元素堆砌。我理解的,更像是用陶土原料,来生产其他材质的“平替”。

不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釉面陶瓷的工艺得以发扬传承。

▲北宋·钧窑天蓝釉盏托,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直到最重要的宋元时期,陶瓷发展到了巅峰,形成了冠绝四海的普世审美风格,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陶瓷原本不及其他工艺的特点,也随着意识形态的转变,成为了优点和美的标准:

简单柔和的线条,圆润的器身配合涂上单一的色彩——单色釉,温润中透着光泽,柔和中不规则没有定式的裂纹,对文人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远超过平铺直叙的陶瓷装饰画作。

意境,留白,未知数,中式审美的特殊风格,油然而生。

▲北宋·汝瓷莲花式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器物的追捧,带动了茶道这一上层人物的爱好的审美改变,追求艺术性的瓷器开始代替石器和青铜器,工艺、造型和颜色,也随之不断升级,不断内卷,层层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随即作者开始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分析不同颜色,工艺,造型的细分之下的陶瓷艺术作品,那些体现审美的精妙之处,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并带来深远影响,透过深入分析器物本身所展现的审美趣味,由小见大,厘清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

02《蒙娜丽莎》背景借鉴了中国山水画?

我去年有缘遇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伊朗主题的文物在国内博物馆的巡展,策展人的用心以及巧遇的民间讲解员的博古通今,对比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品,感触更加深刻。

联想起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博物馆里看到的文物古董,我真的能感受到似曾相识的风格,中西文化相互影响。

《中西艺术交流年》中同时介绍了迈锡尼风格、中亚混合风格、希腊-罗马风格、中国传统-佛教混合风格、自然主义风格等。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见解,以西方视角解读中西方在艺术上的交流和对话。这就是对比阅读的优势。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新知:

比如宋代的四雅事之一,绘画艺术,一方面被日本模仿,特别是15、16世纪辉煌时期的日本绘画艺术;

另一方面还传播至波斯和印度——意大利的伦勃朗在那里认识了宋代绘画艺,列奥纳多·达·芬奇著名的《蒙娜丽莎》背后童话般的单色风景,与中国献给世界文化的最大礼物——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上一本看过的中国作者写的美术史中,就提到,中国的山水画也是有生命的:

中国人是以生命的精神看待大干世界的,中国的山水画,不论是深山飞瀑、苍松古木还是幽涧深潭,都不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的死物,而是活泼泼的生命。

郭熙、郭思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

你看,山水像一个人一样,有血脉,有毛发,有神采,有秀媚,有精神。一句话,那就是活的生命。

德国作者也所以认为有极大可能,伦勃朗和达芬奇这两位大家,都曾接触过中国艺术,并受到了启发。

这种文化交流影响一定是双向交互的。

就像上面说到,唐朝雕塑艺术形成了古希腊——亚洲共鸣的风格,我甚至还看过国外考古学术界也有一派论点,认为这种文化的交流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朝,兵马俑甚至也带着些“希腊风”。

细细读下来,仿佛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世界未解之谜的快乐一般,好奇心和意外感太让人上头。

03文化自信

阅读过程中,一边惊叹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远绵长,器物极致之美和跨越时空的生命力,艺术感染力,一边又忍不住五味陈杂。

精美的文物古董的图片均带着简介,包括器物名称、尺寸、收藏信息等。其中不乏藏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地的原件的图片。

是不是很讽刺?

宋朝四雅事,点茶、插花、焚香、挂画,曾经是文化巅峰,风靡世界,可惜的是,如今它们在国内没落,出现在电视剧中,也还是不温不火,容易被快进忽略,宋朝传入日本后,在彼岸熠熠生辉。

反观短平快的现代社会,大家为生存和内卷苦苦挣扎,我们还能知道多少传统文化的精华,保留并发扬光大?

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包括其他国家恶意挪用,抄袭,篡改,滥用,抢注的低劣行为?

▲宋·建阳窑黑釉兔毫盏,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也不是想制造焦虑,苛责大家,只是一种美好的呼吁,怀着伟大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细微之事。

说实话,五千多年的文明,任何一个分支下的精华拿出来,都足够让世界惊叹。

只要他们还在,只要还有人关心和传承。

我还坚持阅读这些无用之美,尽可能地刷新自己的认知,也还是希望有朝一日,

当我在不管海内外的艺术馆,博物馆遇到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会更明白浓缩在这些历经沧桑的器物上的分量,历史,意义,体会生而为人,人间值得的欣慰;

我可以清晰自豪地给其他人介绍展示我们的审美和气度,内涵和传承;

我也可以在遭遇不怀好意地质疑或诋毁或歪曲事实的时候,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反驳斥责。

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邂逅这份几千年文化带来的美好,滋养丰富我们的灵魂。

作者:小冒,年读+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