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公布多项取得的考古成果。截至目前,这次发掘共清理出陶俑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
△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
多图了解本次发掘成果
长兵器
已发现几十件长兵器,有铍和戟这两种。
△铍
据介绍,铍是将类似短剑装在长柄上,与现代的刺刀相像。
△长兵器组合
这一发现,还订正了过去将铍视为短剑的错误。
△戟
戟,则是前矛后戈的组合体。
上面的这张照片,记录了兵俑手握长兵器的姿态。
历经0多年埋藏,兵器木柄早已腐坏,但兵俑紧握的手势未改,力量感依然十足。
短兵器
这张照片记录了秦俑佩戴青铜剑的最初姿势。
《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刺秦王,有“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的记载,佩剑俑的发现还为解决“王负剑”是怎么背的这一谜题提供了线索。
秦代的“远射兵器”
本次考古发掘,秦代“远射兵器”的真实面貌也变得清晰起来。↓↓↓
△俑坑中第一面盾牌
△三捆青铜箭整齐码放
△一把炭化的弓弩倾倒在兵俑残片中间
一号坑现场修复展示区
秦军如何排兵布阵有新解
此前的考古研究显示,秦俑一号坑分为11个过洞。本次发掘集中在俑坑的中后部,包括8—11号4个过洞,8—10号3个隔墙,以及俑坑的北部边壁。整体上,延伸了8—11号过洞发掘范围,共清理出陶俑多件,陶马16匹,战车4乘等。
据专家介绍,通过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发现秦俑一号坑军阵的部分排布规律。
△一号坑发掘现场
秦俑一号坑发掘领队申茂盛介绍,前区排列全部是战袍俑,是前锋部队。前锋部队的两侧是介帻俑,中间的俑头上是圆髻,圆髻的俑后边发现全部是扁髻俑,不同的发式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可能在作战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
根据密度推算,秦俑一号坑陶俑、陶马就有多件,构成车兵、步兵大型方阵。再结合二号坑、三号坑,步兵、骑兵、战车,以及指挥机关交相呼应。现有研究通常认为,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卫戍部队,按照秦汉时期崇尚的“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或许这些队伍严整的兵马俑能反映出秦代排兵布阵、横扫六国的历史场景。放眼未来,0多年的地下兵团以其无法估量的考古意义等待着考古工作者去逐步揭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翟玉静值班编辑/姜晓凤审校/窦怀国责校/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