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的胎骨也可以称为胎体、胚地、器骨”。“质乃器之骨肉,不可不坚实也”,可见胎骨的制作是漆器制作最基本的环节,它决定着整个器物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制作水平。中国漆器的胎体材料非常丰富,而汉代漆画所依托的胎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木胎。“木”是人类最早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之一,人们用木制成多种器具以便生存、生活。也正是因为“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成为古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成为了相应的物质崇拜主体。例如古人所用的棺为木棺,画像石、画像砖中夭门两侧多有高大的树木,明器面罩的胎体多用木胎等,都说明木在古人心目中具有着强大的超越生死的神秘力量。
在漆工艺的发展史中,人们很早就懂得运用最容易得到的事物髹漆制作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具,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木碗。夏商周至汉代,木胎的器型不断丰富,汉之前,木胎漆器在漆器制作中占比最大,到了汉代以后,由于技术的发展,木胎逐渐由厚变薄,由重变轻。
汉代早期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木质种类丰富,制作方法多样。“胎质有木、竹和夹纻三种,其中木胎占90%以上”,“在木材的选用上也是很多样,仅马王堆中漆器所用的木质就有四种:栋木、杨木、楠木及青檀”。“马王堆二号墓出土漆器52件,多为木胎,只有3件盘和4件漆危为夹纻胎。三号墓出土漆器件,其中木胎多达件”。江西海昏侯刘贺墓也出土了大量的漆器,对此周逸航等人对部分漆器残片做以研究。“研究表明,分析的5件漆木器用材均为樟科木材,但属别不同,含擦木属、黄肉楠属、琼南属等,种类较为丰富”。以此可见,木胎在汉代仍是最主要的胎体。
木胎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斫制、卷制(椿制)、镟制。在一件漆器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几种制作方法,并有很多构件,会采用槜卯、嵌接以及粘接的连接方式。
斫制。早期的器型都是斫制而成,其工艺是将整木进行挖、凿、削,表面磨光,一般大型的器型如几、案等,或小型的盘、盂、勺、壶、杯等运用这种制作方法,斫制的胎体一般都比较厚重,为厚胎。
卷制(棬制)。黄成《髹髹饰录》中棬榡一条即专指卷制胎。《孟子·告子》中曰:“子能顺祀柳之性,而以为杯倦乎?”其中的“杯棬”就是用卷制的方法制成的漆杯。圆筒的小的器型常常采用卷制,器型比较有局限性,但这种制法的漆器轻巧、美观。卷制的方法是先用薄木板卷成筒形,然后粘合,进行修形,随后固定底板。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卷木胎用于直壁器型,主要见于危、奁”。除此之外,“汉代以后还在卷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圈叠碗胎”。邢江西湖山头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云气朱雀漆奁即为卷木胎成型”。
镟制。由于汉代漆制造业的繁荣,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率的漆器制作方法成为了首要任务。汉代工业生产水平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镟制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在漆器的制作中。因汉代之前镟制胎比较少,有专家认为镟制是汉代才出现的器型制作方法,但年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蟒张田湖村出土的商代晚期的10件漆器,其中有一件黑漆木胎碗为镟制,可能是现今可见最早的一件车镟木胎漆碗。镟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胎骨制作的效率,省工、省料,并能使胎骨更加美观。
夹纻胎。“纻”指的是各种麻质编织物,夹纻就是将双层或多层的麻布与其他物质,如漆灰、骨粉、瓦灰、木屑、碳粉等相互夹叠,然后在内膜上成型,干后脱模,再髹漆漆的一种胎体。其优点是较木胎更轻便、坚固。
陈建明在《马王堆汉墓》中认为:“我国夹纻胎漆器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从包山中期楚墓自铭‘革国’的革麻胎漆器开始,到长沙晚期楚墓出土的革麻胎漆器,到更晚成都羊子山战国墓出土的在木胎上贴编织物再涂漆的漆器,至马王堆汉初墓葬中自称‘布’或‘绪’麻布胎漆器,以及更高级自铭‘布蹭’漆器,到乐朗西汉晚期墓葬中自称‘纻器’漆器,再到乐浪王吁东汉墓出土两麻夹贴于木胎的‘侠纻’漆器,说明夹纻胎漆器制作工艺从战国中期前段至东汉中期前后数百年里长盛不衰,经过了‘革园’、‘布’、‘布蹭’、‘经器’、‘木侠纻’、‘侠纻’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和形状的变化过程,西汉中晚期是夹纻胎漆器发展的黄金时代”。
夹纻胎漆器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有所发现,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彩绘车马出行图漆奁即是夹纻胎漆器。汉代是夹纻胎的发展时期,虽不及木胎多,但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夹纻胎因为质地比较轻,所以普遍用于杯、奁、盒等器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小漆仓全部为夹纻胎,汉代中后期的奁与盒基本都为夹纻胎。
仪征市杨庄詹庄西汉墓出土的漆盾为夹纻胎,在漆画下能清晰地看到麻布夹纻胎的制作比较繁琐。“通过对山东日照海曲汉墓中夹纻胎的分析,得出该汉墓群出土夹纻胎漆器的制作案工艺应是:在模型上涂抹脱模剂,刷涂较薄的漆灰,贴2-3层麻布,干燥后在麻布上面开始刷涂漆灰,待干燥后从模型上取下,内外修正打磨,对于漆灰不平整处进行修整,平整后,内表面髹饰红色漆,外表面髹饰黑色大漆,置于荫室阴干”。
竹胎。竹胎,又称竹蔑胎,是用劈开的竹条编成器型的胎体,主要包括锯制和编制。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中期已经有了竹编的漆物,最早见到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年之前的竹胎漆器。因“竹”较“木”来说更不易保存,故现在出土的文物较少。“其实,无论从实物,还是逻辑推理来说,竹、木器的原始使用应该是大致同时的”。
战国时期出土的竹胎漆器比较多,如湖北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矩形彩漆竹扇。由于竹子具有较好的柔韧度,而且轻便,不易变形,所以许多圆形或筒状的漆器用竹胎的居多。汉代出土的带有漆画的竹胎漆器较少,较为典型的是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绘有浮雕龙纹的漆勺;扬州邢江胡场五号西汉墓出土的竹漆窗,其窗盖顶贴银箔柿蒂纹,盖身贴银箔虎三只,边缘绘朱色纹饰。
陶胎。陶胎漆画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以及各楚墓中出土的陶胎漆画较多,另外,陕西临撞出土的兵马俑也是运用了漆彩绘的工艺。陶胎漆器从外表上看与木胎没有什么区别,但制作成本较木胎漆器低廉,所以经常用于明器的制作。汉代陶胎漆器发现较多,仅陶舫一种器型即出土有上百件,“目前全国发现的西汉时期的漆衣陶纺大约件左右,集中于四川、西湖、江浙等常见流域,北方墓葬中少见”。
陶胎漆器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陶器的表面涂漆,目的为了更坚固耐用。四川绵阳双包山1号汉墓就出土陶胎漆器10件,器型包括罐、钵、鼎、盒、洗,均为泥质灰陶胎,表面髹黑漆;第二种是在陶器表面不髹漆,以色漆在陶器表面进行彩绘。如河北满城2号墓出土的彩绘陶盆,上径56.6厘米,盆中心绘白鹭捉鱼图,鹭鸟前腿抬起,形象生动。该盆并非器表涂漆,而是在绘画的过程中,以漆调色进行绘制。王景勇等对此作了分析,通过结果,可断定满城汉墓彩陶的红色颜色为辰砂、胶结物质为大漆;
第三种是参照漆器的髹漆工艺,先于陶胎的表面髹底漆,再于底漆上髹二次漆,最后进行彩绘的制作方法。如安徽彭风岭汉墓群中出土陶盒2件、陶舫11件,均为髹黑漆彩绘,釜颤1件,霍黑漆,并以朱漆彩绘装饰纹样。
铜胎。金属胎体也是古代漆器中常用的胎体,主要有铜胎、铁胎,宋以后有金胎、银胎、锡胎,漆液涂在金属器具的表面能起到抗腐蚀的作用。铜胎漆器也称为漆衣铜器,早在商代就己经有铜胎漆器的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墓中出土较多。由于汉代铜器的使用走向式微,而且在铜器上髹漆彩绘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数量逐渐减少,而且一般只在铜器上髹漆,没有彩绘,如在铜戈等一些兵器上髹黑漆。
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铜胎髹漆彩绘提梁筒”,器表面分为四层,每两层描写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画面中描绘主要人物是一长者和一年轻者在观斗兽、观神兽舞蹈的场景。从筒的构图、形象设计以及云纹的装饰来看,描述的应该是仙界的题材。同一墓中出土的铜盘也彩绘漆画,腹外壁似为战争叙事画,或是战争故事画,其间有持兵器对打者,有骑兵对打。山东青岛市土山屯6号汉墓出土金属胎漆罐,盖外圈及器外壁各有一道银扣。银扣上贴瑞兽金箔,器身下部装饰连续山形三角金箔,三角形下端贴金箔瑞兽。
除了以上能够进行绘画的胎体,在汉代,作为漆器胎体的还有很多:芦苇胎,如湖南长沙马王堆2号墓中的矢杆;骨胎,如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骨矛;皮胎,如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漆甲片;角胎,如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用牛角制作的角戈、短角剑等;铁胎,如山东临沂金雀山1号墓、2号墓出土的铁舫、铁鼎等;葫芦胎,如湖北江陵高台28号墓出土的六件漆器;铅胎,如山西浑源毕村1号墓出土的铅质六博筹;银胎,如山东临沂金雀山31号与35号墓出土大约五十根的算筹,表面髹棕色漆皮,并有彩绘;铁胎,如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的漆鼎。由于器型原因,部分上述器物中仅绘有简单的纹饰,其余只器表髹漆。
综上所述,汉代漆画在胎体的选择上要比前代丰富,但主要以木胎为主,夹纻胎为辅,兼有其他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