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之下,秦国吞灭六国,一统中原,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在秦朝建立之后,嬴政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三皇五帝”,因此为自己取了“皇帝”的称号,是为秦始皇。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政治人物。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同时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千年。书同文,车同轨,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秦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秦始皇的功绩,也无法磨灭。
但作为一名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秦始皇也多有负面评价。例如,秦朝在统一不久之后就开始频繁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等,劳民伤财。不仅如此,秦朝的严苛律法也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秦始皇暴政的说法,例如用活人烧制兵马俑的传言。这一传言是真的吗?一尊兵马俑破裂之后,专家直呼:太智慧了。
年3月,埋藏于地下两千余年的兵马俑得以重见天日。经过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的联合发掘,一个排列着名战士俑、38路战车的庞大的“军队”,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消息一出,考古界为之轰动,人们纷纷惊叹于这一规模庞大的历史遗产。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针对兵马俑的考古研究,依然在有序进行。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学者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类型多样,栩栩如生。
其中的兵俑主要分为士兵俑和军吏俑,而军吏中又分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分。每一种兵俑,都有不同的造型,甚至着装、武器装备都有所区别。不仅如此,如果仔细观察,每尊陶俑的面部表情都存在细微的差别,实在是让人惊叹。
在后续的考古挖掘工作中,一共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其中的兵马俑超过个,如此数量庞大,做工精细的陶俑,到底是从何而来?到底是不是真的如传言一般,是用活人烧制的?
之所以这样的传言,是因为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流行着一种残忍的丧葬制度,那就是人殉制度。特别是在殷商时期,很多上层贵族在去世之后,都会实行人殉。而这种野蛮落后的殉葬制度,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因此,一些人怀疑,如此规模庞大的兵马俑,也是一种殉葬制度。但真相,却并非如此。
在一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中,现场的专家发现了一尊破裂了的兵马俑。也正是这一尊兵马俑,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原来,兵马俑的内部中空的,并不是像一些传言中说的由活人所烧制。
后来,经过专家们的考察研究发现,兵马俑的制作,采用了陶冶烧制,陶模制作的方法。工匠们首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向表面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刻画加工、上彩,进而进行烧制。整个烧制过程拥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十分的繁琐。对此专家也表示:太过智慧。
至于之前所说的人殉制度,事实上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废除了人殉制度,而是以俑代人。因此才有了秦始皇时期如此规模巨大的殉葬俑群。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反映了古人高超的制作工艺和智慧,更彰显秦王朝的恢宏强大,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