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西安的诸多景观,秦始皇兵马俑绝对是前往西安的游客无法绕过的一个景点。秦始皇兵马俑附近的秦始皇陵在中国是最早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景点之一,但是在那个时候,秦始皇兵马俑还未被发掘出来,在13年后,由当地的一位村民在意外的挖掘中发现了沉睡在地下的兵马俑。在兵马俑被发现后,迅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保护,并且在年,连同秦始皇陵一同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兵马俑并不是简单的在一个坑中,根据对兵马俑的全面考察,发现整个兵马俑一共有4个坑,在这4个坑中,最后发掘的4号坑中并没有发现兵马俑的存在,有专家怀疑是因为秦朝末年的时候农民运动的结果。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墓坑,在另外三个坑中,兵马俑的数目总计已经超过了八千件,其中武士俑的数目在七千件左右。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人俑,你会发现这些武士俑的面部居然是不同的,这和我们平常认知的兵马俑是根据模具制作出来的大相径庭。那么难道真的和传说中一样,兵马俑是用活人为模具做出来的吗?
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并且宣称自己是参考了古代的记载,也就是曾经的秦赵之战中,秦将白起对赵国数十万将士的坑杀直接证明了残暴的秦国有着坑杀降卒的习惯。但是对于目前以及挖掘出来的秦俑,专家们都不认为是活人俑。
并且秦国初定六国,又要面对着北方来势汹汹的匈奴,根本不会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建造活人俑。再者利用大量活人进行殉葬的传统主要在春秋之前的时期,由于周记的盛行,一部分人认为人殉是不道德,在秦国中期便取消了大量活人人殉葬的制度。那么和传统的模具浇灌方法制作的兵马俑不同,秦朝究竟是怎么做到兵马俑的表情相貌各不相同呢?
对此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初步得出了一些结论,作为耗费如此巨大的兵马俑,绝对不会不使用模具单个制作的,但是使用模具的话又不会产生各个武士俑都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说,武士俑的面部和他们的身体并不是同时筑成的。
秦朝工匠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了模具制作出武士俑的身躯部分,而这些武士俑的头部是单独制作出来的,然后将制作出的头部和躯体对应起来,在头部绘制面部表情的时候,由于工匠来自五湖四海,其手工的结果总会有着不同,在烧制后的区别会更加明显,也最终会导致我们在观看武士俑时认为他们千人千面。
看到眼前这些制作精良的武士俑们,我们牢牢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但是在当时工艺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完成这样的巨作,并且在千年之后都保持着良好的姿态,这些沉睡了千年的人俑们值得被世人所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