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曾说过一句话:“不看兵马俑不算到过中国。”他6次访华,两次去西安观赏了秦兵马俑。凡是去看过秦兵马俑的人,无不被它所震撼,个1:1按照真人复制捏造出来的陶俑,再加上各种战车、兵马、武器等,让人瞬间穿越千年,回到当时的战场上。
兵马俑自出土以来,就因其制作需要的宏大工程,少有人能做到,被致力于研究修复它40余年的袁仲一考古专家定义为是秦始皇的守护者,但另一位名叫陈景元的研究者则认为它是历史上一举足轻重女子秦宣太后的陪葬品,并为此提出6大疑点。
疑点一:兵马俑里的战车。这是一种流行于殷周到春秋时期的作战工具,可以提高士兵的速度,利用冲击力,增加己方力量,与敌方博弈。但是它有一个弱点,“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变动不灵活,队伍之间不能互相支援,若是一边的阵容被打破,很可能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而秦始皇连年征战,称霸中原,岂能看不出这其中的缺陷,又怎么会再用?
说的貌似有点道理,但是很快就被袁仲一否定。因为开发的俑坑里不止有战车队伍、还有骑兵跟步兵共同配合作战,既填补了战车作战的缺陷,还提高了队伍整体的作战力。
虽然专家们解释了战车存在的必要性,但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如今发现的战车规模车舆宽度跟进深尺寸大都在1米左右,最大的也才不过1.5米乘1.2米。而它旁边站的士兵各个身材魁梧,若是按照国人标准肩宽来算,他们最起码有0.6米,一辆战车要站三个人,就是1.8米,还不算预留的活动空间,太挤了也容易误伤到战友。还是那句话,秦国在统一中国前,经历过无数次战争,怎会都没有改进?
疑点二:装备问题。秦朝时期已经有了头盔的出现,用以保护战士的头部,减少伤亡,但兵马俑坑里的将士们没一个戴头盔的。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战场,双方所用的箭矢量最起码有50万支,一不小心就会被射中脑袋。若是不戴头盔、不穿战甲、不拿盾牌,就没有一点防御力,伤亡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这一说法,袁仲一反驳,秦国人在统一中国之前,生活在大西北,民风彪悍,崇尚武力,作战英勇,大都不戴头盔。《史记·张仪列传》有这样一句话:“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其中的“科头”一词就是光着头,不戴帽子的意思。
疑点三:神秘文字。1号兵马俑坑的东南角,有一士兵的胳膊上刻了个字,如下图,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大家没有异议,都认为它是个“月”字。右边的袁仲一等人认为它是“卑”字,两者联合起来就是个“脾”字。但是经过查阅容庚《金文编》与徐文镜《古籀汇编》会发现,“卑”字在古字中有4种写法,却没有一个与其完全相同。
上边是兵马俑胳膊上的刻字,下排是卑的陈景元决定从自己的专业建筑学上去查找这个字,就发现了秦阿房宫北司遗址的筒瓦上有个与其近乎一样的字。可古文浩瀚,他一时没能对比得出它们究竟是什么字。偶然间在南京大学遇到了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经他点拨阿房宫上左半部分是芈的变体字。之后陈景元又在汪静山的《金石大辞典》看到了“毕”字的两种写法,如下图,两种写法的下半部分刚好各自跟阿房宫与兵马俑胳膊上的文字相对应。由此陈景元判定那是芈月二字,只不过它们两个一个是从左往右读,一个是从右到左。
疑点四:秦始皇一生都在求仙问道,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很是厌恶死亡。《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说的就是公元24年7月,秦始皇东巡过程中,在平原津病危,整个朝堂上下都不敢提到“死”这一字,生怕触怒皇帝,被判死罪。这样一个从不相信自己会死的人,又怎会提前建造陵墓。
而秦宣太后则不一样,生前早早的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战国策·秦策》记载“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意思是秦宣太后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下令让男宠魏子给自己陪葬,他听到消息很是恐慌,找到了大臣庸芮为自己求情。庸芮问秦宣太后,你认为人死后有感觉吗,她回答没有。庸芮再问,那你明知死后没有感觉,为何还要以自己的喜好,让活人去陪葬。若是死者有知,那么他们必将生怨,你又怎能自救。秦宣太后因此放弃用活人陪葬,转而用陶俑代替,也说得过去。
篇幅过长,剩余3个疑点,请看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守护者,而是一女子的陪葬品?专家提出7大疑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