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被遗忘的太子墓,和秦皇陵同为重点文物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陕西素来以古墓众多而被人们所熟知。那么陕西的古墓到底有多少呢?不少人都调侃,西安修建地铁的时候,几乎一挖就是古墓,甚至西安的不少高校,在修建的时候,也挖掘出了古墓,西北政法大学就曾挖出了祖师爷张汤的古墓。

在西安所有的古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墓了。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并且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秦始皇陵还未完全挖掘,但是仅已经挖掘的兵马俑陪葬坑,就足以震撼世人,到兵马俑参观的海内外游客不计其数。

秦始皇陵受到无数游客的追捧,但是相比之下,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古墓,却显得倍加冷清萧条。扶苏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内疏属山顶,和秦始皇陵一样,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因为陵墓坐落在山坡之上,并没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如果不是自驾的话,就要从县城乘坐出租车或者三轮车、摩托车到达,当然如果不怕累的话,也可以选择步行。

扶苏墓是长方形的,据了解,长度大约在30米,宽大约为6米,墓区的围墙外四周,则被当地的居民所包围。步入墓区,但见穿黄色的土壤和松柏等茂盛的树木为衬,树木的葱郁本应该让人觉得生机勃勃,但是不知道因为这里是墓区,还是因为游客太少,亦或是因为黄色土壤的点缀,笔者在墓区内游走时,总觉得心生悲凉。

扶苏墓不像秦始皇陵那样规模宏大,也不如兵马俑热闹,兵马俑内经常是游人如织,而扶苏墓内则罕见游客。扶苏墓墓区内除了茂盛的树木,其他布置相对简单,可见的就是扶苏墓、一块写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扶苏墓”的石碑,石碑的背面刻有扶苏墓的简介,还有一块刻有“秦扶苏墓”的石碑。两块石碑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刻着简介的石碑看起来年头更长,上面的文字已经有些许模糊了。

再沿着石碑旁的台阶上去,便可以到达一座古亭,俯瞰周围的景色,如果累了也可以休息片刻。古亭在风雨的长期侵袭之下,也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亭子的柱子已经斑驳褪色,曾经染上的朱红已经褪去大片,像是在无声地哀泣着岁月的无情。据说,这座古亭是人们后来在扶苏墓顶建造的,被称为“八角楼”,民间也称为“太子冢”。

扶苏墓静静地坐落在墓区中,坟冢上已经生长出了葱郁的植物,而墓碑看起来则比较崭新,想来应该后立的,墓碑上的精美雕刻,似乎在提示着人们,这里是一代秦太子的长眠之所。其实对于太子扶苏,很多人都惋惜不已,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扶苏曾是一位贤能兼备,他为人宽仁而有远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也敢于直言劝谏,可惜劝谏的结果是触怒秦始皇,被分配至上郡,和蒙恬大将军一起修建长城。后来秦始皇病逝,遗诏书扶苏继位,但是赵高、李斯却和胡亥联手,篡改了诏书,逼得扶苏自尽而亡。

埋葬太子扶苏自尽后,葬于上郡,而上郡便是今天的榆林市绥德县。如果扶苏能即位,一定会是一代贤王,可惜他却惨遭谋害,只能长眠于泥土中,给后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悲叹。据说扶苏之死,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而扶苏在百姓中素有贤名,所以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之时,就曾借用扶苏之名,拉拢人心。后来,陈胜吴广果然得胜,将胡亥的暴政终结,这也算是对扶苏的一个慰藉吧。

如今在扶苏墓墓区中,公子扶苏的雕塑屹立在黄土地上,就像是真正的太子扶苏在静默地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守护着中华土地上的百姓们,他的翩翩风度,依旧不减当时。笔者觉得,如果扶苏墓能加以修葺,并加以宣传,肯定也会吸引人们的,毕竟公子扶苏,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现在很多人依然不知道扶苏墓的存在,要是宣传得当,扶苏墓也至于太冷清萧条。

景区位置: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城西南约半公里的大理河北岸,在疏属山顶。

门票价格:2元。

交通路线:没有公交车,需要从县城乘坐出租车,也可步行或乘三轮摩托车前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