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拍马是我喜爱的创作题材。近期又翻出我曾整理过的新疆马的照片。分期分组分享给大家,共同总结经验与不足,同时撰文加以学理上的解读。
这组照片拍于年,当时我本人在新疆主持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委会学术会议后,借机利用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庆假日期间,前往新疆帕米尔高原、慕什塔格阿塔库勒塔合曼,海拔米,地处红旗拉普口岸,也是早年拍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原型发生地,那里环境边远、极为高寒艰苦之地。当地有克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我利用拍民族婚礼良机,专项拍摄了婚礼所举办的叼羊比赛,胜者将获得地毯等奖品。这组照片没有选择婚礼场面,直击赛场,以纪实的传统手法拍摄了叼羊的全过程,包括获胜方抱着奖品归队的场景、收场休整的特写。拍照中考虑到全景、中景、特写的布局,片中把叼羊的全过程环节加以呈现,突出了骑士肢体语言与精神状态的展示,突出了赛马争抢时奋蹄驰骋沙场的肢体形态,突出了雪域高原及家园环境的地质、地貌。充分利用马场中的飞尘雾状,以逆光机位效果,烘托出现场激烈争夺的气场、气势、气韵,力求将动人的瞬间、精彩的态势、典型的马姿、骑士拼搏的精神张力突显出来,个别场景还采取追随拍法和有意倾斜画面构图,借以增加动感与现场感。特写人物中突出了脸部受伤骑士的刚毅斗志,用前景的马托出英雄气概。
这组照片来不及补充可发掘的原始照片。现已发出的组合照片有四点不足之处。一是全组照片尺寸过乱、有大宽幅、有方幅、还有立幅,显得不正规;二是双方争夺的内容形式结构、视角、平视机位有过多重复和相近;三是缺少在运动中骑士、马的局部特写;四是缺少赛前或启动赛时组织者与骑士互动的场景。此片在组合时我减掉了第一幅,在结婚场地杀羊、备马出征的血腥照片。下一期将分享多姿多彩的单幅马片汇编。
拍马“留序”摄影浅谈
图文刘志超
谈起拍马,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马是最可亲近、最可信赖、最可受用、最可欣赏的人类之友。
人是世界上唯一有意识、有智慧,并能懂得接触万物和按照不同物种尺度进行创造的万物之灵长。最早的马是在北美洲,后来逐渐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及各地。五千余年前人类开始在朦胧时空与灵性的野马结缘,才逐步走进驯养马匹的艰辛进程,野马从狂猎时代至今已所剩无几。从此人与马有了共同的历史留痕。每一次种族、社会的进化、震荡、变革都伴随着人类,折射出马的深深足迹和那震撼人心的呐喊与嘶鸣的生命回音。它跟随着人类的狩猎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各民族文化的脚步,迎风傲雪、披荆斩棘、浪迹天涯。从秦皇汉武大一统的千秋伟业到成吉思汗横刀立马的开疆拓荒;从上至百代君王、下至千秋庶民百姓与马有其血肉之躯的悲欢离合的演绎;中华民族反侵略、求解放都有英雄豪杰马到成功的丰功伟绩。
马与沙场武将勇士相伴、与世间文人墨客相随、与牧人农家相行,为古往今来的春秋史册留下了沧桑与辉煌、悲壮与精彩的鸿篇巨著,物化出马的精神品格、忠诚、力量,成为历代政治家、哲人思辨前程的依据,成为人们追求信仰、光明、奋斗的精神图腾。
摄影人更喜欢马,摄影术的诞生刷新了这古时期马的石刻、马的文化记载、马的诗句歌咏、秦始皇的兵马俑、唐代大画家韩幹画马、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绘的《百骏图》、近代大画家徐悲鸿的水墨骏马等等的手工与文字描写方式。用镜头的瞬间快门,方可呈现千军万马、气势磅礴的恢宏画卷,也可拍出细腻入微的骏马肖像。当下摄影人已不再满足于写真的马,而正在探索高于生活的写意马,甚至用马的元素,拍马不是马,而是高山流水,而是人的灵魂世界。摄影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力和善于联想人生哲理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马尽管只有生存思维的天然尺度,但不能低估所特有的功能,马的速度、耐力、视觉、嗅觉、感觉等器官远超人类。
马的爱怜与忠诚的心胸、马的坚强剽悍与温柔善良的气息、马的从容不迫与忍耐韧性的品性、马的身负重荷与任劳任怨的担当精神,都将被摄影人用镜头超越出马的动物属性,聚焦之意境,升华与物化为人的精神与人性的光辉。
我从少年时代爱好绘画时就喜欢仿徐悲鸿国画的马,大学时代为同仁用炉扦、电烙铁烫刻在胶合板家具上的无数烙马画。从画马到处处寻马拍照,成为我摄影创作兴趣取向的分支。虽然原始积累了不少马的照片,但总觉得尚没有摆脱传统思维、视觉的马。在内容上,我试图注入更多人与马的故事元素,蕴含更深层面隐寓的人文精神。在形式上试图突破传统的表现样式,注入更多新的观念、新创意的构思,如古色古香的马、主观色彩的马、新画意的马,乃至超现实主义的马等。随着时光的推移与作品的沉淀,我梳理了一些马的系列照片,结合自己体会与不足,谈点创作的想法和不完全成熟的建议。
其一、熟悉骏马物象、感悟影像背后
我认为马属于哺乳纲、马科,驴、骡甚至斑马也应例入马的创作系列。喜欢拍马的人,一要增加阅历,鉴赏古今中外马的绘画、雕塑艺术作品,读懂跨界马的艺术风格、表达内容和多样化手法,包括读懂颂马的诗句与文学作品;二要细心品味和悟通以马为题材的中外摄影经典作品,从中吸取别人拍马的价值取向与经验,丰富自己的创新思想内涵;三要亲身走进马,了解马的品种、特征、习性、状态和生存环境。观察感受马与其它动物的差异性及特有的品质。熟知马的生存繁衍规律、马的动态静态肢体的视觉语言,观察体悟人与马、马与自然生存的细节、情节和时节的变化形态。在此三原则基础上,从摄影表达的视角,感受马的喜怒哀乐、马的肢体语言造型、马与环境、气候的视域空间等。以上可谓马的物象、特征作为作者内心的抓手,并将作者所思考拟人的思想、品格、情感、精气神,寄思寄情与被拍马的主体或有牧人的主体上,用镜头聚集于纵深思索的典型情景与气氛的典型瞬间中,完成心象、物象的融合,彰显象外背后的寓意。给予受众者更含蓄、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哲理启示、人文精神与力量
其二、选好骏马题材、丰富作品内容
拍马的题材如同其它摄影题材的选择是一样的及其丰富而专注。尽可能避免过度扎堆的题材和类同的内容。几十年来举国上下从小批量马奔到万马奔腾,一直在川流不息地拍,确实出现不胜枚举的好片大片、经典之作。首先要肯定这是拍马中难得的一件好事。但摄影艺术欣赏也有规律,过剩过重复的“马片”也随之在观赏中贬值,多而厌倦,奇而珍贵。马奔大片现象又隐藏另一弊端,审美的疲劳。让办展参赛出书的策划人都为重复的内容免为其难,也导致高端评委专家不再为这类司空见惯的题材有投票的兴趣。马的奔跑形态,确实给人们精神情感的冲击力与审美愉悦的震撼力,作为摄影人还是应多几次去创作体验是必要的。但从艺术创作规律透析,类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除非有新的不可替代的新突破。
马与人类活动的内容是有可圈可点的选择余地的。以人为中心去观察,自然会露出马的多样化、多视角的题材。比如养马驯马的题材,边远地区马背生活题材、马劳作题材、创意马题材、马市场题材、家庭马的生活题材、国内外马品种的题材等等。
马有七情六欲,不能用马踏浪、马奔腾代替马生活经历的全过程。马的题材与内容需以创新的思维去发掘,用马的马蹄、马的长鬃等部位,拍出流金岁月的回首、拍出气势非凡的高山流水、拍出冰峰雪岭、拍出牧马人乡愁情怀;通过马与人的依恋关系,拍出母子深情、拍出龙马精神的传承。甚至可利用纪实与纪虚、动与静、抽象与具象、移加与多重曝光结合的二度再创手法,拍出奇思妙想、别具匠心的新生代,更具高端审美价值的艺术佳作。因此填充与发掘马的多样化题材、填补内容上的空白,方能让马的作品,更具原创性、唯一性和时代性。
其三、创新艺术表达、弘扬龙马精神
拍摄马必须知马、懂马、爱马和学马。随着我国摄影理论与创作水平的提升,大家已感悟到拍马决不局限于对马的真实记录和实景再现。其实,人是有自我意识的物种,有其自然的天性与意识的升华、转换,人会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均有一种潜意识,把物景转化为心中某种行为观念符号、崇拜意向、象征性模仿取向。如同象形文字转化为人行为中的含义。而摄影人恰恰用心、用镜头放大和拓展这无止境的潜能世界,充盈自己对马理解的思想高度、情感深度和艺术的维度。把马当做人来拍,可能会让你跳出马的动物属性,用人的思想属性、社会属性去体悟、发掘、结构马的作品表达形式。比如传承加创新的新古典主义的马、当代观念的马、抽象朦胧的马、暴风骤雨的马、漫天瑞雪的马、孤寂伤心的马、威武浪漫的马、草原月色的马、水面与半水下的马、淡雅高调的白马、超现实主义创新的马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季节、气象、环境、色调、光影、气韵以及多架构的肢体语言来戏剧般的渲染、润色艺术表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陌生的、独有的、高雅精美的审美形式,紧扣作品的思想主题的内容而展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谈得上作品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耐久力。
马的天然尺度,穿越了远古幽寂的苍原,迈入了异彩纷呈、充满变数的现代文明世界。马的魂魄、故事从未间断。中国文字所记载与马字有关成语不下数十个,如招兵买马、金戈铁马、老马识途、悬崖勒马、马首是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从成语典故中可以窥见都不是单指马而言,而是与人的故事、与经历息息相关。曾获中国第一届金像奖的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宝生,三十几年如一日以马为拍摄主题,以超常的低视角,迎面聚焦,把马蹄的飞腾、马尾的飘逸,拍出龙的化身,龙腾马跃的民族气魄。他拍《龙马精神》成为传世之作,享誉世界。第八届金像奖获得者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刚,以典型的东方哲学理念,植根于华夏民族文化基因、语境,消除马的物象躯壳,用心象、用意境、用主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拍出当代《雪原神驰》的传世代表之作,赢得国际高度赞誉。他以主观色彩为基调,彰显中国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可见,马的创作题材的选择、内容的立意把握、艺术呈现方式以及人文精神的传承,是拍摄创作缺一不可的几大要件。归根结底是思想境界、艺术眼界、创新交界的再现。我深信摄影人应借鉴古人、前人的创作思想精髓,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学者、智者、勤者、爱者,定能突破马的围栏,定能创造耳目一新的自然之马、意境之马、心灵之马、中国精神之马。
作者刘志超:辽宁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博士生导师、省政府参事。现任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旅游摄影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新华社中国图片社特聘摄影师、辽宁《影像评论》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