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最特殊的一张脸,仅仅出现5分钟,留下一张照片后便消失了
文/大千历史之说
我们都知道,要想好好地了解历史,除了查看那些古籍,最重要的一个手段那就是考古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陆陆续续进行了很多次考古工作,其中兵马俑的发现堪称是新的奇迹。然而在取得重大的考古成就以后,很多人也开始纷纷发声,说兵马俑的挖掘就是错误的,这是为何呢?主要还是因为保护技术不到位,导致很多文物遭到了破坏,兵马俑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兵马俑中最特殊的一张脸,仅仅出现5分钟后,留下一张照片后就消失了。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考古就是为了保护文物,一旦发现那些遭到破坏的陵寝,我们都会进行抢救性挖掘。因此一般情况而言,国家都是就地保护,很少会主动进行考古挖掘。而兵马俑就是属于主动考古挖掘,因为它并未受到什么外界的威胁,专家们之所以想要主动挖掘,主要还是因为兵马俑存在很大的考古研究价值,对于秦汉时期的研究很有帮助。但是谁都没想到,兵马俑的研究挖掘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秦汉时期的服侍主要还是以黑色为主,人们对于彩色的服侍并不喜欢,而帝王的衣服通常都是黑色的,作为皇陵一份子的兵马俑,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兵马俑就是黑灰色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刚出土的兵马俑是彩色的,形象逼真,令人震撼,后来呈现出黑灰色主要是因为被氧化。
在八十年代的兵马俑三号坑就证实了这一点,在挖掘过程中,一张特殊的脸出现在人们眼前,这张脸是彩色的,专家们还没清理完,这张脸上的颜色就开始褪色,并且速度很快,大约五分钟左右,这个兵马俑就完全褪色了。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张脸上的颜色开始消失时,专家们拍下了一张照片,这才得以将这特殊的脸保存下来。现如今的兵马俑中也有彩色的,但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一个绿脸俑,现在它已经是国家的一级文物。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兵马俑的考古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保护这些重见天日的文物,这就等于是破坏了文物,这也是为何我们至今都不敢挖掘秦始皇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