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饰的主要作用是保暖、遮蔽,比起冠式来说更具有保护功能。由于秦兵马俑头上不仅只有冠,还有介岐、骑兵皮弁等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冠的范围之内的帽饰,故将秦兵马俑头上冠及帽饰定名为首服。
皮弁: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的骑兵俑,每一个都着六股宽辫扁髻,头上戴着一个非常浅的平底小帽,系于颔下。由于冠很浅,顶部又很平,所以看起来很像一个倒着的扣于头上。小冠的前后深浅不一,前端不能将发际线盖住,只能盖住整个头顶的三分之二,而后端虽比前端要深,但也仅能盖住脑后的三分之一左右,刚好将扁髻的顶部罩于冠内,而剩余发髻便露在外面,两端各有一三角形的叉口,紧挨着从两侧延伸出来的上宽下窄的长扁形侧耳。
侧耳由经太阳穴、面颊,长度刚好到嘴角位置,离底边一厘米处各有一个凸起的圆疙瘩,固定着长耳下面的细带。细带的尾端,一侧被系成环状,一侧被系成疙瘩,将疙瘩从环内穿出,刚好将整个冠固定在头上。《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关于皮弁“制如覆杯,以鹿皮为之”的记载,由此可明确得知皮弁的基本形状和主要材质为鹿皮。冠造型显得非常平整,没有折痕,质感相对硬挺,更似为皮革材料。
而冠的系扣方式与长冠、鹖冠的都不同,这是由于材质的不同,皮制品由于相对较硬和厚,更适合于用这种纽扣式的扣结方式。据考证,冠的颜色为赭色,上面有朱红色的散点,散点的排列很有规律,三点为一组,一排排散布于整个冠,而冠的后部的正中间有一个倒着的白色桃型花饰。从花纹上看,三点一组的散点似乎是在模仿鹿身上的斑点,而白色的倒心形纹饰应是一种寓意如意平安的纹样。由上可知,此冠的材质应为皮质,更似为鹿皮。
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中只有骑兵俑头戴皮弁,而西安咸阳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骑兵俑同样也带有此种皮弁,与之不同的是,西汉的骑兵俑的皮弁后面不似秦军的那么短,而是一直包到颈部,好似头盔,对其头部的保护更强了。秦俑的皮弁看似非常轻便,有条带扣结颔下,将其很好的固定在头上。从造型上看似乎主要作用是罩住顶发,有利于骑马奔驰,使得头发在骑马时不会轻易的散乱,造成对视线的阻碍,而在俯冲时,又可以帮助减小空气阻力。但不像头盔,并没有太强的实际的保护和防御功能。可见皮弁是骑兵发展的一种产物,在秦汉时期此种皮弁作为骑兵的一种特殊的服饰。
介帻: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内可以看到大量头戴形似胍皮小帽的俑,约在二百多个。小帽很软很贴头皮,里面的偏右圆椎髻的轮廓清晰可见,这种看上去更像是小帽而不太像冠的头式被称之为岐。岐起初只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成帽状叫。据颜师古注《急就篇》说:“岐者,韬发之巾,所以整乱发也。当下冠下,或单着之”由此可见,岐的主要用途是将头发都包裹起来,使四周头发能整齐向上,而不至于遮面影响正常的劳动。
戴岐的俑都梳着偏右的圆锥髻。岐的形状也基本与梳着偏右圆椎髻的头部形状相贴合,刚好包住整个头部。顶部成圆锥形,由于椎髻的高凸而形成很多的褶皱,底部基本可以完全刚好盖住头发,有的在发际线稍稍偏上的位置。在后脑勺的底沿中间部位,有一个被剪开了等边三角形缺口,缺口底端有两条细绳系在一起,这样就将岐固定在头上了,而不会轻易脱落或者滑动。大部分的俑为上述形态,而还有一些个别的俑,是先戴上岐,然后再用发带将圆椎髻和岐扎在一起,这样使其在头上更加的牢固,除非发带解开,否则很难掉落。
岐的颜色以一般为朱红色,但也有一些少数的为白色或者黑色。而其材质应为柔软的布料,推测应为丝织物,理由如下:可以看到发髻的大致形状,而且后脑的方形褊褚的形状都可以衬出来,由此可见材质非常薄。从它的造型上看,非常贴合头部,可见柔软度很好。秦代蚕桑丝织业很兴盛,除了民间养蚕制丝之外,官府也有专门的官营作坊,这使得丝绸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不光是皇宫贵族可以享受,普通的寻常百姓也可以使用,“睡虎地秦梦竹简”中在写到庶人的内衣时,记载道“皆以绢为之”,而“锦履”的记载让我们得知甚至连鞋履也用丝绸,可见当时丝织物的大量使用。但具体为何种丝织物单从泥塑上就很难判断了。
齐东方先生曾言:“首饰没有大件,但并非没有大的意义”。发饰作为首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亦是如此,秦兵马俑发饰不仅是当时物质文化的载体,更是当时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融合而成的产物,目前在秦兵马俑头上所发现的发饰主要有发带、发绳、以及褊褚,并且都是起束发、固定头发的作用。
发带:发带常见用在圆椎髻上,在绾结圆椎发髻时起着重要的束发、固定的功能。从遗留的颜色可知基本为朱红色,从整体造型上来看,使得头部有一抹亮色,更加增强秦军的英勇杀敌、斗志昂扬的气魄。其宽约8到10厘米,大部分两端的带头飘于头顶的前侧方,不光是为了美观,应该是在系结的时候,从前端或者从侧面比较方便。
带头有的呈扇面形且折痕非常明显,有的起伏没有那么明显呈折波浪形,有的直接用刻画的阴线表示,贴在头上,有的两个带头交叉叠在一起,有的两个带头呈双歧形等,样式多变,且非常灵动,可见制作兵马俑工匠们的制作的精细之处。虽然兵马俑为陶制的,但从工匠们精细的制作之中可以感受到发带质地较为轻软,袁仲一先生认为这些发带似为丝织品。对此,虽并不排除有部分将士用丝织品做发带的可能,但应当也存在用麻作发带的士卒。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丝织品在秦朝制造技术已经相对发达,质地柔软光滑,用丝织品来扎束头发不会对容易拉扯头发。在年三月份对兵马俑一号坑G9过洞的第一战车上发现了三处笼箙遗存,并在其中发现了丝织品的遗存。这些丝织物,每平方厘米约有30根经线和30根纬线。丝线由几十根茧丝合成一股,平均直径约0.38毫米的。可见当时的制丝水平的成熟并且在军队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由此也不难推测出一部分发带可能为丝织品。但是另一方面,尽管丝织品在当时技艺已经相对较高,其价格仍是比较昂贵,特别是在军事生活中将士们要经历风吹日晒,其耐磨损性能相对较差,对于在秦朝自筹服饰的普通士兵来说,恐怕难以负担。
另外,从部分陶俑的的发带来看,发带较厚且折痕处非常明显,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判断这些俑头上的发带质地相对硬挺,应为价格低廉且当时流行的麻织品或者为复合漆布。综上所述,发带的材质应为部分为丝织品、麻织品或是复合漆布。
无论是扁髻还是圆椎髻,大部分兵马俑的发髻上都能清晰地看到发绳。发绳较粗,颜色大部分为朱红色,但还有一分部为粉紫色。在圆椎髻上发绳绑于发髻根部并绕发髻一圈,再进行打结。
打结的方式一般为一个环的活扣,即先将两端的绳子交叉打结,再将一根绳子压到另一个根绳子上面,并从环中拉出一部分系紧。在扁髻上配合褊褚一起使用,发绳大部分埋于发髻内部。发绳由三股细绳拧成,其材质难以看出,但发绳较粗,股与股拧成时起伏较大且走势相对生硬推测似为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