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系列第22期秦朝兵马俑

卡介苗疫苗是否适合白癜风患者 https://m.39.net/disease/a_o8up1z6.html

  历史是未来的启迪,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顺着中国历史的脉络,跟随徐祥的视角,一起来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级国宝。今天介绍统一中国的秦朝,推出兵马俑、琅琊刻石、两诏青铜版、龙纹空心砖等文物。

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战国末期的诸侯战争中,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统一中国,二世而亡,仅存在了15年。空前的强大,却在瞬间土崩瓦解。每读这段历史,我总是不胜唏嘘。   

秦兵马俑

  秦朝留存至今最著名的文物,当然是西安的兵马俑和铜车马。要看兵马俑列阵而立的震撼,当然得去陕西。可普通游客若想轻松细致地观察兵马俑的细节,国家博物馆却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因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人潮汹涌,而国家博物馆里的兵马俑却没多少人参观。   秦兵马俑的雕塑技艺和雕塑手法极其精致,每一件都精雕细刻。大到身体结构,小到须发眉毛,都雕刻的一丝不苟。秦代工匠在雕刻技法上,把圆雕、浮雕、线刻有机地结合,对细部做了精细的刻画。如武士俑的铠甲,甲片的叠压关系和编缀方法被表现地清晰明了。在面部细节方面,制作者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张手法,把一些细节塑造得有角有棱,比如说俑的眉毛和胡须,有的竖起、有的翻卷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其个性十分鲜明,诚挚地、逼真地再现了秦军的形象。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琅琊刻石中国国家博物馆

    琅琊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公元前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登临琅琊山时,修琅琊台,勒石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因刻立在山东省青岛市琅琊台上,故称“琅琊刻石”,也称秦碑,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的典范之作。琅琊刻石共有两块:第一块为秦始皇颂德石刻,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第一次巡狩琅琊时所刻,全文有字,文字之多,为全国之最。另一石刻为“二世诏书”,系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登基,于二世元年(前),来琅琊在颂德石刻之旁刻诏书,世称“二世诏书”。秦始皇刻石已无存,只存二世元年(前)加刻之辞,即“二世诏书”残石。   现存残石为竖直的长方体,高.2厘米、宽65.8~71.3厘米、厚36.2厘米。原为四面刻,后多剥落,仅存13行87字,前两行为公元前年随秦始皇巡视的从臣最后二人的官职和姓名,后11行为公元前年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及其从臣姓名,字已漫漶。书体为秦统一后的小篆,传为随行廷尉李斯所书。刻石至宋已残缺。《史记秦始皇本纪》录有全文。   书法上,琅琊刻石的线条圆润劲挺,在技法上与后世篆刻中的“冲刀法”更为接近。笔画线条上,总体粗细均匀,给人以圆浑厚重之感。具体而言,“大夫”二字为合文,或向两边斜向下书写,或作横画,到达两端后再延伸向下;“皇”字中“白”字上端先作短竖后向左右分开,或分开部分作平直状,或作斜直向下书写;“金”字的四点或均为直线向外斜出,或均是先纵向一段,接着向外平出,转折处为圆中带方;“也”字的下半部分的线条或先向左下后向右下,弧度较大,或直向下后转向右下,弧度较小。结体上,同一个字结体相同,均高长紧密端正,可谓法度谨严、雍容典雅、古厚圆浑,给人以古意盎然之感。   在琅琊刻石中,秦始皇热情歌颂了自己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准则,重申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秦二世在补刻的诏书中则强调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绩,并表示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

秦朝两诏青铜版中国国家博物馆

     公元前年,秦始皇命丞相隗状、王绾把秦国所制定的度量衡标准,作为统一的度量衡制度颁行全国。在这件青铜诏版上,以小篆体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40字诏书,后又附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年)补刻的诏书。有的诏版直接镶嵌在铜、铁权上,有的四角或边缘带孔,以钉在木制量器上。   此诏版正面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年)诏书,背有阴文反书的大字,现存完整的“帝”、“兼”、“诸”三字和残损的“廿”、“尽”、“首”等字。青铜版原是铸造大字诏版的青铜范,用这类大字青铜范铸造的诏书,不是嵌在度量衡上的,而是悬于国门或布于郡县,作为秦始皇颁发的布告全国的诏书。大字诏版铸造完毕,青铜范不再保存,便被截成若干小块,在背上又刻上诏书。   秦始皇在统一度量衡时,仍然采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所制定的标准,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标准器上加刻了一道诏书,颁行全国作为统一度量衡的标准。秦二世即位后,又在刻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   

龙纹空心砖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砖呈长方形,长厘米、宽38厘米、厚16.5厘米,~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东郊秦1号宫殿遗址。   该砖的一面模印首尾相衔、相互交织的两条巨龙,一龙身饰鳞纹,另一龙身饰三角纹,双龙环抱三个璧形图案,图案内饰圆圈纹,龙身上下对称装饰着卷云纹和圆圈纹。该砖用来铺设踏步。   中国古代有“五德终始说”,认为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商取代夏是金胜木,周取代商是火胜金。秦始皇根据秦文公狩猎时曾获一条黑龙的传说,作为秦得水德的象征;秦灭六国,就是秦朝代替周朝,也就是水胜火。此砖上的龙纹装饰正是秦朝尚水德的表现。   空心砖始见于战国时期,主要用来建筑宫殿、官署和墓葬,西汉是空心砖使用的极盛时期。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