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雕塑艺术,秦俑的魅力

本文乃作者胖胖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考古家认为兵马俑描写的内容是“秦军出发前的待命”,或是警卫的行列;又有人认为是:秦始皇时期驻扎在“京城外的屯卫军(也叫宿卫军)”或是“秦始皇至死也念念不忘东方六国(军队的方向是面朝东方),怕他们起来反叛”的军队。这些考据推论的共同点有二:一,并非在搏斗,二,有敌情观念并随时能战斗。细看俑群的艺术形式,就会发现艺术技巧和形式是与它的内容紧密相联的,这种形式的表现蕴藏着巨大的艺术生命力。

兵马俑

奇妙的构图作为大型雕塑群像的兵马俑,其构图不同于常见的雕塑群,它既不象广场中心的雕塑那样需要环绕它观看,亦不似摩岩石刻那样,朝着一个方向去欣赏。兵马俑和观众的关系与中国古代建筑群和观者的关系相似,好象神龙见首不见尾,欣赏艺术的观者穿堂入室,置身其间,成为俑群中的一个。至于建筑,中外有别,外国的天主教堂,从外观看是高尖顶,向高处发展的形式。从里面看,高处形成了黑暗的天穹,显得高大而神秘。而中国的古代建筑从外观看,近乎平常,但当你步入建筑范围之后,顿时就会感到建筑的高大和宏伟的气势。比如参观故官的人,沿中轴线进入城门洞就感到建筑的空间,纵深与体积的强大压力,显示出建筑的雄伟。中外建筑给人们感受到的宏伟是不相同的。

大型雕塑群像

兵马俑和中国古建筑群的布局,有类似之处,通常西方群像雕塑,是人围绕雕塑观看,而兵马俑的观者是亲临其境,一般身材的人就始终被比人略高的俑群所包围,人在雕塑的千军万马中盘旋,成为人的视点在塑像中游动的特殊布局,如同音乐中的交响乐那样地和谐、协调、气势磅礴。兵马俑群雕也可以说是交响乐式的群雕。它虽不是给活人看的,但它经过活人的检查,按照习惯的构图去布局。体现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平面巧布局“平中幻变”是兵马俑平面构图的特征。兵马俑一号坑为步兵俑坑,俑面向东,前三排横列为轻装的前锋俑,它模拟实战的排列,但布局似屏风,构成挡住从外面看到主体军阵的帷幕,军阵在前锋后边,主体由战车、马、与步兵相间排成三十八路的纵队,而以步兵为主。

大型雕塑群像

左右两侧最边一排的士兵均面向外,成一字横排,象征侧翼。主体后为后卫,排成三列横队,最后一列朝外,面向西,从平面布局看,则东西与南北成为4:1的长方形,俑的面朝东。前锋俑构成横线,掩护军阵的面貌,为雕塑与建筑组成向东的,而直线与波状纹交错构成为攻击力的象征前锋俑,但侧翼和后卫最后一列武士俑,组成了围绕军阵南,西、北三面的队列,形似花边一样,各有不同的面向,增加了一号坑的平面变化。而坑道的建筑,又使线条纵横走向,更为明显,增加了平面布局的形象与节奏感。建筑的斜坡门道与便门的穿插,进一步丰富了平面线条组织的变异。二号坑在一号坑左边即东端的北侧,约二十米处。考古家判断这是三军中的左军。

雕塑与建筑排开

平面比一号坑宽而短,形状有点似曲尺形,左边(即坑东北突出部分),象方形斗子,宽约占总横宽的五分之二,一、二号坑的平面(建筑与雕塑)布局,各有明显特色,使总平面形象变得丰富了,二号坑突出部为弓弩手,包括跪射与立射俑是弩兵舫阵,它的左侧是骑兵长方阵,中间是战车和步卒混编的长方阵,殿军有部分骑兵,考古家认为这在古代军事上称作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兵种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作战布局。它和群像雕塑艺术既要分成小组,又要各小组间能够联系贯穿的形式相一致。二号坑成了变化多而统一,有整体而耐看的平面艺术布局。三号坑面积小,仅为一号坑二十七分之一,俑坑的建筑平面布局,可分为南、中、北三部。

群像雕塑艺术

南厢房,形似头朝西的“土”字,面积为三个单元中的最大一个,中为车马房,在三个单元中面积最小,为4:3的长方形,与俑坑东边门道相对,便于车马出入。北厢房,状如丁字形,丁头朝东,三号坑不是简单的几何形状,而是变化较多的平面布局,它是三军的指挥所。因此,三个坑的平面形式各不相同,但又彼此联系,在使用与形式上都互相呼应,三号坑的武士不同于一、二号坑都是面向东的阵列,而是相对站立,分列两边,是警卫从三个兵马俑坑的平面位置看,一号坑最大为步兵,居右边,是长方形的军阵。二号坑在一号坑的左边,是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矩形军阵。一、二号坑都向东,它的前沿基本在一条横线上,二号坑后面还不到一号坑的半腰,面积也小于一号坑,在一号坑左二号坑后面的位置,三号坑体积甚小,前沿离二号坑后沿米,一号三号坑后沿基本在一横线上,布局有如中国画的压角印章,构成总平面的均衡。

三个兵马俑坑

四号坑在三号坑正后方,尚未藏陶俑,考古家估计为三军之中军,二、三号坑平面形状各异,但前后沿基本都有两个坑在一平线上,三个坑构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坑道的多变,兵种的多样,各阵的相通,构成曲折多变,但相互联系支援十分方便,既符合军阵的关系,但又不是现象的翻版,经过艺术处理成为“平中幻变”的均衡,是对称的平面布局。静中有动的立面立面的构图是雕塑与观众视线的重要交会点,是引起艺术感觉的主要原因,立面主要是正面与侧面。室外单人塑像的立面,往往就是影像。兵马俑一类大型群像的立面,最主要是中轴线上的侧面影像变化。

一号坑前锋俑的立面是许多垂直的线条,步兵主体与前锋俑连接处有队列间的空隙,空隙后是马群的波状横线及车辕的几何形横线,驭手的曲线,车轮的圆形等等中轴线上,这几组立面相连接而构成的侧影,似波浪形的线条。如果将各侧影项部连成虚线,这虚线就好像在运动,也就是正侧立面构图的轮廓线,是动的线条。二号坑的立,跪射俑(弓弩手)、战车、骑兵等不同兵种,比一号坑更为曲折,又构成变化多样的立面形象。总的来说,就似后浪推前浪的曲线运动。由无数静止人物组成动的虚线,成为“静中有变”、“聚散得宜”、“虚实呼应、“气势磅礴的立面图,观者如临千军万马之中。

参考资料《中国雕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