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

        

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满身尘土的兵马俑正踩着泥浆奔忙;办事大厅变身古代石窟,兵马俑正俯身等待办事;就连地铁上,也坐满了兵马俑……这一组奇异的图片,由人工智能创作,被网友戏称为《刚刚出土》。

当从北方一路吹向江南的沙尘尚在空中盘旋,社交平台上就已出现一系列以此为主题、颇具创意和视觉冲击的图片。从事艺术品交易的黄涛笑言:“这可比艺术家创作效率高多了。”

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技术正与艺术越来越深刻地纠缠融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上人工智能创造的画作夺冠的争议言犹在耳,在以手工艺闻名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号称“全球首家人工智能画廊”的deadendai于3月18日开幕。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高歌猛进,未来的博物馆、美术馆,也会被效率奇高、“创造力”惊人的人工智能作品占据吗?

人人皆可当艺术家?

日前,有网友发布了一组图片:地铁车厢里,坐着的不是乘客,而是被尘土覆盖全身的兵马俑;道路上,也有兵马俑骑车一路尘土飞扬,身着铠甲,却头戴糊满灰尘的钢盔、护目镜。在介绍中,该网友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绘画平台midjourney生成。这组图片获得了个赞。此外,该网友还发布了同样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黄沙笼罩杭州西湖、上海陆家嘴等长三角地标的图像。

这一创意引发不少网友跟进,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更多“同系列”作品:有兵马俑坐在积满尘土的工位上使用电脑,在烟尘弥漫的会议室里开会,还有冒着风沙骑车送外卖的。有学习美术的网友直言,“还学个啥,ai直接就能出图了。”

一个网友同一天利用ai生成不同主题的沙尘暴主题图片

从事过多年艺术品交易的黄涛看到这一组作品会心一笑,“这很像90—00年代流行过的一种题材,以戏谑的手法表达对现实的观察。但如今利用ai,人人都可以把原本用文字表达的想法以画面来表现,而且紧跟时事。以前这样的画作一般尺幅不会小于1米,我可能要等半年以上。”

不过在黄涛看来,以目前情况就断定“艺术已死”或“人人都能当艺术家”为时尚早。“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放大到普通国画、油画大小时,细节和美感是否还经得起推敲?”在他看来,艺术仍然需要艺术家反复练习的积累和勇于突破自我的创新,“如果ai仅仅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我想学到的可能是‘习惯’而非‘感受’。”

以波点、南瓜为人熟知的草间弥生有很强的艺术基础

不久前中国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举办了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个人展览,这位艺术家最为人熟知的“符号”是各种大小的波点和卡通化的南瓜。但黄涛在展览上印象最深的,却是已经94岁的艺术家在15岁前后的速写作品《无题(花的速写)》。在这一组记录花朵从萌芽到凋零全程的速写中,草间弥生用“极其简练的线条记录了花朵形状和光影细节,甚至能看到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子”。黄涛感叹,伟大的艺术家能“放飞自我”是基于坚实的基本功,“目前ai还是就画论画,可以很‘像’但还谈不上创造。”

看品质不看出处?

不久之前,收藏着约翰内斯·维米尔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就公布了一张“补全”版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原本只有头像的女孩露出了大半个身体,背景里是堆满各类物品的房间。尽管用色与维米尔的习惯十分相似,但过于现代化的细格子门窗、状似宜家收纳盒的物品又透露出一种“违和”感。

这幅“补全”版是两位艺术家用电脑学习6万张肖像画后,将其中元素综合生成。有艺术家对此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维米尔遗产及所有艺术家的侮辱”,但美术馆方则表示很难定义什么是艺术,“我们认为这是一张漂亮的图片”。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揭幕时请真人扮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无论喜不喜欢,不少画廊和策展人都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