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广东省的试题流出来的只有部分试题,犹如一个姑娘羞羞答答以手掩面,今天终于看到了放下了遮掩的面纱,看到姑娘的脸庞了[奸笑][奸笑][奸笑]来,一起看一下这套题的选择题!
第1题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本题答案选B。这个题是史料实证题,A选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并不意味着商朝的统治范围就到达内蒙古地区,也可能由于其它途径传入到内蒙古地区的;B选项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在春秋早期山西地区已经有了铁器,B选项正确;C选项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东周时期湖北地区已经制作了陶器,但并不能说明东周以前没有陶器,同时,也与是否进行了铜矿开采没有必然联系;D选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只能说明军队中使用了铁制兵器,但并不能说明其主要的兵器是铁器。
第2题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本题答案选D。材料的意思是东汉退休以后王侯等被留在京师,封国权力由中央的国相掌控,这就削弱了这些王侯在地方的权力,有利于中央对封国的直接控制,选D;A选项中,材料讲的是主体是王侯,选项讲的是地方豪强势力,这是两种不同的力量,排除;B选项,材料削弱了王侯对地方的掌控,加强了中央对封国的控制,不是东汉军阀割据的原因;C选项外戚干政与东汉后的控制王侯没有因果关系,外戚干政的原因主要是对母族关系的重视。
第3题
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图1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本题答案选D。从图片可以看出,北齐到隋唐中央机构的职权分工进行了重组,这对于中央机构的权力划分更为明确,选D;A选项材料所涉及的是六部,不是决策机构;B选项六部职责重组,不是相权,相权在三省;C选项分工重组,应该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降低。
第4题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本题答案选C。从材料可知,魏晋到宋,由于佛道的传播,对儒学产生了冲击,而且从“水火不容”可以看出,不主张吸收佛道思想,所以选C,排除D。材料不涉及法家思想,也不涉及维护君权,排除A;材料主题不是学风问题,排除。
第5题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本题答案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围绕以广州为贸易港口,促使了广东和福建专门烧制贸易瓷,并绘制欧风图像,说明这些瓷器是迎合西方市场需要的,所以排除C,这不是供中国人使用的瓷器;从材料无法看出这些瓷器来自官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排除B;材料只讲到手工业与对外贸易,没有涉及农业,因此无法了解重农抑商政策是否受到明显削弱,排除D。因此,这个题实际在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作为贸易港口的做法。
第6题
表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本题答案选D。关键在于读懂两人的观点,张之洞主张先开矿炼铁,通过几年的积累来储备铁,再修建铁路;李鸿章则认为这样花费太大,主张学习日本,购买西洋钢铁先修建铁路,再开矿铸铁。这种争论的不是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区别,也不涉及是否拒接外债问题,排除B和C;A选项李鸿章主张中有仿效日本做法的方面,但材料没有提及张之洞对待日本明治维新的态度,排除。
第7题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本题答案选C。材料《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内容中,反映的是清末新政中劝诫和鼓励民众出国留学,以及留学回来后有哪些出路,比如“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因此可以看出新政改革有利于加快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材料的“劝”字,说明还在做思想工作的阶段,无法看出社会的支持与否,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是否是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过于绝对,且这一时期仍存在部分人坚守“中体西用”,排除D项。
第8题
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本题答案选D。鲁迅所说的“鹰”“猫”等威胁到了出笼后的“小鸟”,鲁迅以“鹰”代指社会上的旧势力,“小鸟”代指已经觉醒的女性,所以排除A选项,而D选项正确;“笼子”指的是的社会的束缚,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选项;“无路”指的是没有女性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且年君主专制已不再是主流政体,排除C项。
第9题
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
A.“武装自卫”B.“向敌后发展”
C.“救亡图存”D.“解放全中国”
本题答案选A。从时间与电报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内战即将爆发前的应对举措,B选项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C选项应该是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的口号;D选项应该是内战后期的口号。这个题应该算是整个选择题中相对较易的。
第10题
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这个题有点不好选,在A和B中徘徊,最后选择了A。从时间来看,这一时期是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毛主席的讲话内容表示我们需要调整对外政策,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加强外交联系,所以选A。没选B的原因是,日内瓦会议讨论的是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属于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但缅甸和印度已经实现了民族解放,不属于这一范畴。C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提出的,排除C;不结盟运动开始于年,时间首先就不符合,排除D。
第11题
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描述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牛顿C.爱迪生D.伽利略
本题答案选D。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题,了解教材内容,就能迅速选出来。自由落体定律、用望远镜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家是伽利略。A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B牛顿是经典力学体系,物体运动三大定律;C爱迪生主要是电灯发明等。
第12题
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
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
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
本题答案选A。因为时间是17世纪,所以排除B,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C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公司,而就是讲荷兰的海外贸易的场景;材料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选项。
第13题
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本题我选择的是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随着机器生产的使用,工厂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变化,可以推断出双方矛盾会加剧,因此选B,即推动了社会分化;A选项无法推断工业结构会发生变化,而且是“根本变化”;C选项可以看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境遇确实出现恶化,但18世纪后,不仅仅指蒸汽时代,还可以是后来的电气时代,而且将“当时”与“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连起来念似乎是个病句;D选项无法从材料看出物价上涨,也无法推断其制约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材料基本无关。
第14题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本题我的选择是C。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的宪法在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