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依然过着和阳间一样的生活,所以古人认为对待逝者应该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古代的帝王。在古代,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基本上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例如著名的秦始皇,他登基为秦王时才不过是一个13岁的小孩,可依然下令给自己营造陵墓,而且这个陵墓从他登基为秦王一直到去世,修了几十年都还没修好。
以规模而论的话,秦始皇陵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超级陵墓,动用了七十万人修建了数十年,其规模可能超过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而且在秦始皇陵的外围,还修建了一座庞大的兵马俑,这个地下军团在千百年来一直拱卫在秦始皇身边。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史书上不是说,先秦以前的君王不是都用活人殉葬吗?为何秦始皇却要用泥塑的雕像来给自己殉葬呢?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期,君王葬礼确实有活人殉葬的习俗,可是因为这种做法太过残忍,有伤天和,所以至战国末期基本就被各国君王给摒弃了。如果有哪个诸侯敢用活人殉葬,就会遭到诸子百家的口诛笔伐。
可是秦始皇去世后,继位的胡亥却不相信这一套,他在安葬秦始皇时,下令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嫔妃全部殉葬。除此之外,当初建造秦始皇陵的一大批能工巧匠,也都被胡亥下令殉葬,原因是怕他们泄露秦始皇陵的秘密。也正是因为胡亥这样一系列倒行逆施的举措,才使得秦朝二世而亡,如果当初继位的是公子扶苏的话,他断然不可能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去安葬秦始皇。
从汉朝时期开始,帝王葬礼中几乎就不再有活人殉葬的现象了,偶有诸侯偷偷搞活人殉葬,也会被朝廷处以极其严厉的惩罚,甚至有可能因此被朝廷剥夺封国。不过,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居然再次恢复了活人殉葬的制度,后宫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妃宫女都会被要求给皇帝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彻底废除这一制度。
虽然说古代大多数皇帝几乎都不愿意用活人给自己殉葬,可皇帝为了死后也能享受生前的种种荣华富贵,同样还是需要人来服侍的,由此就诞生了守陵制度。这是一种殉葬制度的替代品,那些在宫廷斗争中落败的妃子和宫女,还有那些生育子嗣嫔妃,在先帝驾崩后,通常都会被新帝安排给先帝守陵。
在大多数现代人眼中看来,守陵肯定比殉葬要好,因为守陵起码还能活着,不至于丢了性命。可是在古人眼中看来,与其给帝王守陵还不如殉葬。在唐代文学家罗隐所作的诗歌《相和歌辞·铜雀台》中的两句,“只合当年伴君时,免教憔悴望西陵。”就十分形象地反映了守陵人的酸楚和落寞。
守陵的工作其实并没有现代人想象的那么轻松,看看古代守陵的宫女如何伺候死后的皇帝,就会知道她们为什么宁愿殉葬也不愿去守陵。虽然看起来守陵等于是捡了一条命,实际上只不过是从死刑改成了无期徒刑,因为守陵其实就等于是囚禁,那些被安排给帝王守陵的嫔妃和宫女,在有生之年都不允许再次走出陵墓范围,只能守着陵墓,慢慢度过凄凉的一生。
在古代的宫廷斗争中,落败的一方被贬去给先帝守陵,看似是被饶了一命,实际上等于是受了更严重的惩罚,这种被囚禁在陵墓范围内的痛苦,是外人无法理解的。除了宫女之外,也有很多皇子在夺嫡失败后,也会被发配给先帝守陵。例如清朝雍正帝的亲弟弟胤禵,他在夺嫡失败之后,就被雍正帝发配去给康熙帝守陵,这对皇子来说也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惩罚。
妃子和宫女被贬去给先帝守陵,并不是去保护陵墓的安全,这方面有专门的守陵大臣负责,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死去的皇帝。例如每天都要按时准备三餐供皇帝享用,定期表演歌舞,还要每日诵经祈福,甚至在每天夜里都要安排人守灵,在青灯烛火下抱着先帝的牌位,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对于守陵人来说,这样的生活简直是一种折磨,她们不但从此再也见不到亲人,连陵墓的范围都不能走出一步。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年华逐渐老去,直到去世的那一刻才能得到解脱,而她们死后的归宿,还是只能陪葬在帝王陵墓左右。所以很多嫔妃在先帝驾崩后,宁愿追随先帝而去,也不愿独自偷生,就是怕日后被贬去给先帝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