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山西大同之旅。每到一地,必去博物馆,不仅仅因为博物馆大多免费,而且可以开阔视野,收获满满。
大同市博物馆位于御东太和路,较为偏僻,但公交车比较方便。大同市博物馆的外形很奇特,整个建筑形体环绕中央大厅以螺旋形的空间结构环绕形成一个整体。大同火山群、龙壁文化、云冈石窟和“胡汉交融”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这个造型中都有体现。
大同市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分为文物展览区、公共服务区、多功能厅、文物库区和办公区等。
博物馆是游人比较喜欢去的场所,你会怎么逛博物馆呢?会不会觉得很枯燥?我一般是重点参观馆藏国宝。但大同市博物馆很特别,虽然有恐龙馆、特展、辽金西京等展区,但图片中的“魏都平城”展厅大抢风头,我们去看看。
这里集中展出的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文物。墓主人司马金龙何许人也?其父司马楚之是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八世孙。司马金龙为司马楚之次子,其母为北魏诸王女河内公主。后袭爵。太和八年薨。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
司马金龙墓位于大同东南石家寨村附近,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钦文姬辰的合葬墓。墓由前后室和右耳室组成,全部砖砌。墓室全长17.5米,墓道长28米,是已发现北魏早期墓中最大的一座。年—年进行考古发掘。
墓曾被盗,但仍出土余件珍贵文物,以陶俑为多。石棺床、石雕柱础及木板漆画,更是一批罕见的艺术珍品。
在墓门券顶上部,出土有墓表碑2通,均系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十一月随葬,上载姬辰死於延兴四年(),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
碑石字迹完好,书刻俱佳,颇有大家风范。司马金龙墓表墓志反映了北魏早期书法具有的楷隶风貌,是北魏早期书法的典型代表,推测为北魏书法家刘芳手笔。
我们再来看看司马金龙墓的石棺床。石棺床放置于后室,由六块石板组成,前后左右四面各一块,上面两块。其中东侧一块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年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前立面石板呈倒“山字形,上部以波状缠枝四叶忍条纹作长方形边框,中间雕波状缠枝忍冬枝叶及形态各异的伎乐童子和珍禽瑞兽。伎乐童子均髡发,上身裸,敏帛从颈后绕两时飘举,下身着犊鬓裤。所持乐器有钹、鸡娄鼓、排萧、琵琶、筚篥、横笛等。
其下部三足间雕有水波纹壸门,三床足高浮雕四力士,力士身躯矫健,两侧足的力士呈半蹲状,反举双手作承托状;中间二力士反身相对,呈胡跪状,一手反托上部的兽牙,一手抓着兽面两边的獠牙,布局严谨,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是北魏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司马金龙墓早年曾经被盗,但依然从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其中最多的就是陶俑,数量有三四百件。陶俑中以武士俑和骑马武士俑数量最多,排成阵势十分壮观,生动地再现了鲜卑铁骑的雄风。
司马金龙墓随葬出行仪仗俑群余件,它们可以说是北魏军队的缩影。队伍分为导骑俑、骑马仪仗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俑、侍从俑和甲骑兵装俑。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甲骑兵装俑的出现,使骑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北魏军队以骑兵作战为主,骑兵战斗力非常强大,赢得大大小小战斗无数。其军事的强盛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军备优良,北魏的铠甲、马具等都较南朝先进。不单兵士将领身穿铠甲,同时战马也披上了重装铠甲,这样的战马作为军队主力。另外,马镫开始出现,使骑兵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从这一列望过去,有几位兵士好像是手臂挂了彩,用白纱布进行了绑扎,我想当然地认作了“伤兵俑”,还脱口而出。博物馆讲解员连忙纠正,这是出土后破损复原的。我的露怯,总是不分时间地点,无语。
上面介绍了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棺床和仪仗俑,我们再回到展厅的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留给了年冬,大同市石家寨村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风画,共计五块木质漆画板,是一座漆屏风的主体部分。漆屏风画极为珍贵,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
彩画漆屏风已朽散,有5块残段尚能反映原貌。这些漆画板的前后两面皆有图画,图侧刊写榜题。其上朱漆髹地,线描勾勒人物,墨书榜题。题榜文字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内容采自汉刘向《列女传》故事,漆画中“娥皇、女英”、“周太姜、周太任、周太姒”、“班婕妤”,均为西汉刘向所作《列女传》中故事,人物描绘运用铁线描法,兼施浓淡色彩渲染,形象生动逼真。构图上重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画风古朴,富有装饰性。
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彩画漆屏风仅残存部分屏板,还有四件雕刻十分精美的石雕柱础,这件漆屏风是少见的北魏书、画和石雕艺术珍品。四件柱础都是下为方形基座上为圆鼓状覆盆。方形基座的四面浮雕缠枝忍冬纹和伎乐,风格和石棺床一致。上部覆盆的腹部为四条首尾相衔的巨龙,翻腾于汹涌波涛之中,顶部为覆莲,中央为圆形插孔。
四件石础从外形上可分为两组,山西省博和大同市博各藏两件。两家石础藏品浮雕图案不同,大同的这件底座四角上的伎乐童子略有残缺,四名伎乐不全。
参观博物馆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慢慢地走走看看,逛累了,不妨坐在这里这里喝杯饮料小憩一下,巨型落地窗外就是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骆驼俑的巨大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