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前后遮挡的现象,感知产生遮挡的前后关系,以及物体的尺寸逐渐缩小,会产生视觉上的远近变化。
2.学习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大胆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3.感受作品中物体的前后关系所产生的空间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前后现象,运用儿童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有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
教具准备:
图片,玩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情境导入:两只玩偶争宠,排队争第一。一会儿玩偶A跳到前面来挡住玩偶B,一会儿玩偶B跳到前面来挡住玩偶A,让学生判断谁在前、谁在后。
二、发展阶段
1.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遮挡现象,判断什么物体在前,什么物体在后。
出示书中的知识窗: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游戏探究,对比感知前后遮挡产生的层次美感。
教师出示用吹塑纸剪的五个水果,拼摆无任何遮挡的零散的效果,请学生说出感受。
各组游戏,随意拼摆,探究怎样摆放物品更具有美感。
展示交流,得出结论,画面要有局部遮挡,才会有层次感。
3.欣赏感知
课件出示资源包中有前后现象的作品图片,学生感知前后关系可以使画面更生动,更符合视觉审美。
4.探究远近关系
欣赏书中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一样高的陶俑看上去有的大、有的小?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书中知识窗:通过逐渐缩小物体的尺寸,产生远近的感觉。
课件出示生活中近大远小现象的图片,拓展学生思维,请学生说一说这种现象给自己的感受。
5.怎样把刚才发现的前后、远近关系表现出来呢?
各小组继续玩老师提供的剪贴半成品,各组学生试着摆一摆,想一想先粘贴什么,后粘贴什么。
分组交流,得出结论。先粘后面的、远处的部分,后粘前面的、近处的部分。
学生看书中步骤图,自学,明确方法和步骤。
6.启发构思
你想表现怎样一幅有前后关系、远近感觉的画面?
三、实践阶段
作业要求:
1.用剪贴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远近感觉的作品。
2.剪出物体外形轮廓一拼摆出前后关系一由远及近粘贴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展示习作,同学间相互找一找画面中表现前后、远近关系的部分。师生参与评价,肯定优点,对表现不足的部分提出完善建议。
五、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维护环境卫生。
板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