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代替不了见面的温度,用跨界思维

过年有机会去逛了下秦始皇兵马俑,早就听说历史遗迹参观的精髓在于,七分听三分看,了解这个历史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加对眼前的文物多一份理解和赏析。记得年初的时候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租了一台导游器,每到一个藏品面前,按下这个藏品序号,就会听到导游器里面详细正规的藏品简介如出土时间,制作工艺,纹样图案表面的意义。虽然也能了解眼前的藏品信息,但总觉得太正规了,整个参观过程稍显乏味。而在听其他导游团导游讲解的时候,还能听到每个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各种传说和趣闻,包括导游自己工作经验中,游客提到的各种有趣问题等,整个过程更加具有体验感。所以这次参观兵马俑的时候,也决定报个团。希望能听到导游的讲解。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最大的收获就在于遇到一个会讲段子的导游,不但让我对秦始皇兵马俑历史了解的记忆深刻,更对这个导游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所吸引,现在还记得导游编号是,爱称自己小郭,一口东北味的普通话听起来似乎是在给我们团讲脱口秀,一直是严肃的面孔,但风趣幽默的语言一路不停。给人一种感觉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幽默风趣,满脸严肃的导游到导游接到我们的时候,他在简单介绍了下自己和整个参观路线后,来了句“请大家注意我手上这面蓝色旗帜,一定要跟着这面旗帜,旗帜指到哪,我们走到哪,旗在我在,旗不在,我还在。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瞬间把气氛给活跃了起来。在去展馆的路上,我们需要走大概几分钟的路,路上导游问到我们对兵马俑的历史了解多少,我们比较懒,直接说不了解。导游于是说“看来你们都是零基础学员啊,我得给你们补补课”。于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人少的区域,大致解释了兵马俑被找到的过程,开发的时间,过程中说到兵马佣是年被一个叫老杨的村民找到的,此后,老杨从此就变成杨老了,现在是博物馆的名誉馆长,今年82岁了。导游继续说到“大家想不想见一见这位第一个找到兵马俑这么伟大工程的人?”我们当然说想,于是导游继续说“今天,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待会我会带大家去见这位杨老”导游停顿了几秒,但听到这,我们都很开心,感觉不虚此行,很幸运能见到历史的见证者。接着导游说到“的照片”。于是,又是大家的哈哈大笑。接着在介绍到兵马俑中一个被盗墓者挖掘的洞穴的时候,导游说到“有游客问我,小郭啊!这个洞是在兵马俑被发现之后被盗墓者挖的还是被发现之前被盗墓者挖的呢?你说呢?谁这么不想活了,兵马俑发现后都被国家保护下来了,哪个盗墓者那么想不开,和自己过不去。不过,自从兵马俑被发掘后,虽然西安的房价一天比一天高,但一楼永远是最受欢迎的楼层了,因为大家都想从自己家地底下挖出点兵马俑。”在参观完兵马俑后走出来的路上,导游问,关于兵马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但只有一个要求,请说普通话。又是引起一阵大笑。自然,结束参观的时候,大家给这位郭导是一阵热烈鼓掌和好评。他的整个带领我们参观的过程,仿佛是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脱口秀,他说不要把他当做导游,而是一位来自于秦朝的使者。而正是这种把脱口秀风格带入藏品讲解的做法,让游客在体验感上被感舒适。这种做法也给导游自身带来了更多的价值认可。由此让我们想到独特性和跨界思维的重要。一般导游只是带领大家走到藏品前,按部就班的解说着他们早已熟悉的台词,更多的也只是把藏品背后故事和客户疑问一一阐述。他们只是单一的把自己看成一个解说者,或者是一个复述者,介绍完每个藏品,也就完成任务了。而这位郭导的思维,是把每一次的领队解说机会,当做是一场自己的脱口秀的表演,从他的口才中可以听出一个脱口秀表演者的艺术和功底,想必也是多年锻炼的结果。而这种跨界思维,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如何在我们本身的专业服务上,做到更多的有趣,吸引更多的受众,去学习其他领域的本领,然后融汇贯通,灵活运用。科技的进步代替不了人性的温度在面对AI大潮的涌动之下,我们担心自己的工作被代替,但人与人接触的温度永远不会被科技的进步所取代,正如这位导游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永远不会是一部导游机的正规解说能够替代的。我们要去挖掘人性的冷暖,从而找到更多的体验和商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